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3.5小时成都跑拢马尔康!春节自驾走汶马高速 沉浸式体验藏羌风情

2021-02-04 17:22:48 信息来源: 编辑:刘佩佩

拍摄、剪辑:刘慕秋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慕秋 文/图)2月1日,汶马高速公路并入全国收费联网系统,全线畅通,从成都绕城出发,3.5小时就可到达马尔康。据了解,汶马高速从规划设计初期就将“交旅融合发展”作为建设的重点内容,过往司乘可沉浸式体验藏羌文化,是春节不错的自驾路线。2月4日,记者实地探访,提前体验。

FZ1004857854_A335610.jpg

汶马高速

创新路域景观 打造一条“藏羌文化风情生态走廊”


FZ1004857854_A335611.jpg

狮子坪隧道内彩绘

行驶进13.1公里长的狮子坪隧道,两侧长达1公里的米亚罗红叶彩绘引人注意。四川交投藏高汶马公司总经理郑忠介绍,汶马高速以“生态”与“人文”两条主线,充分应用自然生态环境与羌藏人文历史景观共存共生、融为一体呈现出大景观的设计思路,融合构成一条“藏羌文化风情生态走廊”。 同时,基于景观色彩学的路域景观分段创新,确定了以“原上珠链,美丽高速”为一线,以“干旱河谷生态带、原始森林生态带”为两带,以灾后重建段(主题:地址遗迹、汶川新生)、民族风情景观段(主题:藏寨碉楼、如歌岁月)、山谷红叶风光段(主题:魅力乡村、多彩红叶)、峡谷森林观段(鹧鸪胜景、嘉绒藏乡)为设计理念的“四个景观段”。

FZ1004857854_A335613.jpg

鹧鸪山光影隧道景观艺术涂装技术

郑忠告诉记者,为解决长时间相对封闭的隧道内行车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或引发心理恐慌的问题,汶马高速创新隧道内装饰设计手法,根据车行速度确定图案比例。在古城隧道、理县隧道、狮子坪隧道、鹧鸪山隧道内部呈现了桃坪羌寨、红叶森林、茶马藏羌风情大道景观等,带给驾乘人员舒适、轻松的感受。

沿线串联多个旅游景点 助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钢架结构打造的现代风格、形似鹅卵石的建筑装饰、流线型的建筑线条,在皑皑雪山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汶马高速理县服务区显得格外漂亮。

据四川交投藏高汶马公司副总经理李龙确介绍,汶马高速打造了体现羌族、藏族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服务区、停车区。构建了完整的服务设施功能体系,如停车、加水、休憩、餐饮、娱乐、观景、住宿、区位间交通节点等功能。同时,尊重地形和自然条件,根据点位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条件、城市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要求等,将服务区建设为符合当地特点、顺应当地发展的综合服务区。

“我们用好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可以使农民的农需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让农牧产品装进游客的后备箱。”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董良表示,阿坝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道路交通。受此制约,阿坝州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是东强西弱,九寨沟、黄龙、汶川、茂县以下旅游发展很快,相对的中部和西部比较弱。此前,国道317是唯一一条道路,通过率比较差,畅通保障不够。汶马高速建成之后,对中部、西部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汶马高速沿线有汶川特别旅游区、大禹文化旅游区、甘堡藏寨、桃坪羌寨等多个旅游景点,中间有毕棚沟国家示范旅游区、古尔沟温泉小镇、鹧鸪山自然公园滑雪场、马尔康卓克基、柯盘天街文化旅游区。”董良介绍,汶马高速连接起这些旅游景区,将为当地旅游经济带来极大帮助。

FZ1004857854_A335612.jpg

汶马高速“彩虹桥

董良表示,交通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交旅融合是发展趋势。汶马高速开通后会带来巨大的人流量,同时给当地带来新观念,对于沿线景区、景点的串联成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2020年1-12月,阿坝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604.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5%和32.32%。

董良表示,预计十四五时期,阿坝州接待游人数量将递增12%,每年按照12%增速增长。

新闻多一点:

汶马高速全线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这条建在“云端上的高速”有哪些特点?通车后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桥隧比86.5%  四川建成高速桥隧比之最

汶马高速由四川交投集团藏高公司投资建设,全长172公里,起于汶川县城以南,与映汶高速相接,止于马尔康市城区以东。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每小时。

汶马高速是四川省建成的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中里程最长,桥梁、隧道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高速主线设置桥梁121座(特大桥11座)、隧道32座(特长隧道12座)长96公里,桥隧比86.5%。

值得注意的是,汶马高速沿线沟谷纵横、地势陡峻、通道狭窄,山顶与河谷高差达3000-4000米,路线海拔高程从1320米上升到3225米再下降至2600米,可谓是建在云端的高速。同时,高速穿越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个气候带,年平均温度约6.3℃,最低温度达-30℃,气候条件恶劣。

汶马高速路线紧邻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和杂谷脑河水源保护地,环境敏感点多,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水土、植被保护要求高,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建设中需克服地灾频发、施工安全、环保节能和重大工程四个方面的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堪称世界级的超级工程。

解决阿坝州交通难题 出川西连西藏、青海、新疆

汶马高速的通车结束了马尔康与成都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加入了成都3.5小时经济圈,实现了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通达高速公路的历史跨越。

同时,汶马高速是四川向西连接西藏、青海、新疆的高速公路的出川大通道,是内地深入阿坝涉藏地区羌区的战略大走廊,对四川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为解决阿坝州交通难题,汶马高速采取了建成一段开通一段的模式。同时,汶马高速吸收了藏羌少数民族子弟就业,服务区也积极引入当地土特产品和手工艺从业者进驻,既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也实现了百姓脱贫增收。

据悉,汶马高速是成都平原深入阿坝涉藏地区羌区腹地的首条高速。仅2020年,汶马高速沿线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大型灾害20余次,国道几度中断,新建成的汶马高速,成为唯一一条能深入阿坝州的生命通道。汶马高速的建成,对打造阿坝州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沿线优质旅游资源开发,促进阿坝州文旅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汶马高速将成为阿坝涉藏地区羌区社会发展的经济大动脉,对助推阿坝涉藏地区羌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