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文旅 >新闻详情

乐山苏稽:千年古镇换新颜 休闲度假“打卡”地

2021-02-06 18:12:13 信息来源: 编辑:吴运红

四川经济网乐山讯(记者 蒋培路 文/图)漫步苏稽峨眉河畔,看船上鱼鹰猎鱼;来到老戏台前,学跳“竹竿舞”、观看汉服表演;走进老街古巷,追寻古镇的记忆与乡愁;坐在餐馆里,品味古镇特有的“全牛席”盛宴……千年苏稽古镇,正在提档升级,全面“美颜”,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打卡”胜地。

FZ1004861323_A336432.jpg

苏稽古镇夜景

日前,为了提升老街古巷精神文化内涵,在古镇的河街、正街、后街,正在开展文化创意活动,着力打造以欧巷(农耕巷)、溜巷(70、80年代生活巷)为重点的文化街巷。通过对群众老物件的收集、摆放和志愿者的墙画,采取情景再现的文创方式,不破坏老街古巷原貌,重温百姓生活印记,延续古镇文化脉络,使古镇在传统和现代、继承与创新中之间找到美的视觉冲击,呈现古镇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和烟火味,赋予老街古巷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生命力。

FZ1004861323_A336433.png

怀旧小巷

苏稽古镇度假区建设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除了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的老街古巷文创活动外,还在全镇二十一个村、两个社区进行“一村一品”文化建设,打造了竹竿舞、汉服秀、牛咡灯等文化活动,定期为市民和游客表演。 

FZ1004861323_A336434.jpg

游客一起学跳“竹竿舞”

据介绍,按照乐山市“一城两新区”总体规划部署,“苏稽新区”正在加快推进文旅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已投资约2亿元,开展了苏稽古镇峨眉河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内容包括桂花路-杨码头街“回字形”外立面改造,景观打造、亲水平台、星级旅游公厕及道路铺装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乐西大桥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建成风雨廊桥;新建苏杨南路,开展集镇道路黑化、人行道改造,总长度约7.5公里;开展了峨眉河流域(市中区段)生态环境保护提升项目建设,建设农旅融合示范廊道项目峨眉河风景道工程。

FZ1004861323_A336436.jpg

“牛咡灯”表演

同时,在古镇核心区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行业态准入制度,已引入民宿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7个项目入驻,总投资预计3000万元。“我们公司目前已投资1000多万元,对酒店、住宿、茶楼等进行了改善和装修,主推跷脚牛肉(全牛席),预计今年春节后开业。”古蜀苑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古镇正在着手规划把望江楼建设嘉州非遗馆、嘉定丝绸馆、名人文化馆,将望江楼打造为古镇的文化新地标。正在开展苏稽古镇牛气冲天文化创意,并将牛文化融入古镇核心区景观打造。下一步,苏稽古镇将进一步用好用足“峨眉仙山第一拜,跷脚牛肉第一镇”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发展好跷脚牛肉特色美食的同时,开发出可供游客休闲玩耍的项目,并引进高品质的民宿入驻,在夜晚把古镇亮起来。真正把‘吃、住、行、游、购、娱’结合在一起,推动古镇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下、玩得好。” 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党委书记、苏稽古镇度假区建设指挥部副主任周艳表示。

FZ1004861323_A336435.png

古镇廊桥夜景

苏稽,始建于隋朝,又称桂花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苏稽古镇是连接峨眉山与乐山大佛之间的黄金驿站,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美食之乡”的美誉,荣获“四川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四川省历史文化街区”“乐山文化旅游新十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等称号。

“嘉州多古镇,苏稽数翘楚”。 

目前,随着苏稽古镇廊桥、四合院、滨河景观的竣工投用,加之苏稽核心区保护性开发项目的启动,一座焕然一新、跨越千年的川南小镇,定将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胜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