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三农 >新闻详情

中江县以工代赈践行“赈”的初心

2022-01-20 16:40:51 信息来源: 编辑:王颖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 (陈华伟 何心原 记者 钟正有 文/图)2021年以来,中江县严格落实省发改委出台的以工代赈“十项制度”“十项规范”工作要求,并按照《四川省以工代赈工作问答(试行)》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各项目有序推进。

宣传政策

记者从中江县发改局获悉,中江是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仍有部分劳动力闲置在家。该县积极推行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方式和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正是基于以工代赈的综合性帮扶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激发村民依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目的。

1月18日,中江县继光镇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开工仪式在继光村举行。德阳市、中江县发改部门领导,继光镇、继光村相关负责人,项目理事会、质量监督小组、各工作组成员及务工人员100余人出席仪式。据悉,该项目以村民自建方式实施,将新建村社道路9.8公里、蓄水池2口、提灌站1座,整治塘堰7口、沟渠1.5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继光村基础设施条件,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产业发展,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开工仪式

“距上次召开项目理事会选举刚刚一周,我们就紧锣密鼓启动了项目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抢抓有效工期。充分利用沟渠、塘堰枯水期这个有效工期,抢抓项目实施;二是补充技术人员。临近春节,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增多,这里面不乏我们紧缺的技术工人,可以弥补工程专业技术短板;三是广泛宣传动员。更大范围动员群众,为开春后的集中施工创造条件,同时还能解决一部分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岗位。”继光镇主要负责人表示,“最主要的是,以工代赈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廉洁工程,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受益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来回穿梭在项目建设办公室、工地、料场的施工组组长袁兵,这几天忙得不亦乐乎,这次市、中江县发改部门交给项目理事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因人设岗”。“这次和以前的项目完全不一样,以前的项目,每天有多少工程量就安排多少工人,而现在是每天根据统计要来的务工人员,然后再确定每天要完成什么工程量。”他兴奋地说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个组安排专人每天收集第二天仍需工作和当天报名务工人数,实现施工队伍动态管理、科学施工。另外,镇上还预留2个料场和2个流动工长,确保群众出勤高峰期人人有事做,真正落实‘先有群众再有项目’的政策初衷。”

下一步,中江将进一步贯彻国省以工代赈工作要求,扩大以工代赈建设领域和实施范围,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功能。一是开展项目遴选,提升项目数量质量。通过项目遴选,增强镇村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的主动性,同时把镇村劳务组织动员能力强不强作为项目入库的重要依据,把优质项目优先纳入支持范围。二是细化政策措施,简化项目建设程序。及时出台《以工代赈村民自建实施细则》《在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目标考核,做实做细项目政策支持。三是做好经验交流,凝聚以工代赈合力。强化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经验交流平台,适时举办现场会(培训会),让以工代赈易学、易懂、易操作,让以工代赈的生动实践成为中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