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一辆辆工程车穿梭不息,一个个工地塔吊林立,一排排标准厂房鳞次栉比……寒冬时节,行走在遂宁安居省级经济开发区各大“战场”,处处是一派“大干快上”的喜人景象,律动的工业发展节奏令人振奋。
回首建区之初,安居“家底”颇为“寒酸”:全区仅有4家工业企业,年盈利最高的不足20万元。“轻工业弹棉花”“重工业打石头”是当时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没质量”“没规模”“没品牌”是当时工业发展的代名词。
何以安居?“产业兴区、制造业强区”是安居“咬定”的前行方向。
十八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81万安居干部群众,秉琼江水之灵气,竭凤凰山之睿智,从推进“六大提升工程”建设美丽繁荣幸福安居,到实施富民强区“七大行动”建设“三大示范区”,再到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成渝之星”安居极核和湖光山色中的安逸安居“1336”发展战略,每一次战略思路的提升,都是安居发展变化的一次大跨越,推动着安居工业从零起步、由弱到强,加快形成了锂电及新材料、汽车与装备制造、天然气清洁能源等“3+2”主导产业。
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5.9亿元,是建区时的232.68倍;
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9家,是建区时的8.6倍;
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5%,增加值增速排名实现全市“八连冠”;
2021年,工业对GDP的贡献率53.2%,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
一连串亮丽的数字,记录着安居人实干奋进的脚步;一份份成绩,印证着一座新兴城市的强势崛起。
产业“新高地”挺起“硬脊梁”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建区18年来,细数波澜壮阔的时间节点,2006年不能忘却。
那一年,安居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正式组建工业集中发展区,历经多年的发展,当初规划控制面积22.76平方公里,如今已建成11平方公里,入驻各类企业150家,其中国有企业4家、A股上市公司9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拥有专利数241件。
2018年2月,安居经开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公告目录》。2019年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11月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安居汽摩装备特色产业园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安居化工园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化工园区公示目录,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汽摩产业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安居经开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形成了安居经开区、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园、食品工业产业园“一区四园”产业发展布局。
“我们是2006年入驻到安居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刚来时周边只有两三户企业投产,周边都是荒山田块。”华能机械负责人谈起刚入驻工业集中区时的景象感慨颇多,从刚来时候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厂房鳞次栉比、园区道路四通八达。企业在与安居经开区一起成长的同时,也见证着这个引领安居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向前奔驰。
如今,在安居经开区这片热土上,一条条道路疏通完毕,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化车间投入生产,一批批产品远销国内外……每到一处,记者都亲眼目睹了安居经开区如火如荼的建设、生产场面,亲耳聆听着安居经开区赶超发展的铿锵足音,亲身感受着安居经开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18年的风雨历程,昔日的荒坡滩涂,如今已被“省级经开区”之光照耀得熠熠生辉,成为一方投资热土。
“世界锂都”引领区“锂”直气壮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的竞争力与带动力,一直以来都是安居工业经济取得巨大突破的制胜法宝。
锂电及新材料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应用前景。近年来,安居区将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借助产业基础、园区平台、政务服务等优势,聚焦锂电及新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牢牢抓住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开启安居工业二次创业,阔步迈向“锂”想新征程。
2020年2月26日,在安居区政府综合会议室,一块大屏把安居区和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连在一起。通过“屏对屏”的视频会,两方在前期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洽谈,投资30亿元的四川裕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式落户安居。
在安居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温暖细致的服务环境、既亲又清的政商环境下,踏“云”而来的四川裕能,从签约到落地不到1个月,从落地到投产不到4个月,全年实现产值1.9亿元,刷新了项目当年落地当年投产达效的“安居速度”。
政商携手,好戏连台。前期项目的建设达产让四川裕能再次坚定投资安居的信心,2021年1月19日,四川裕能年产11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再次落户安居,此次新签约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建成后裕能实现在安居累计总投资60亿元,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到2021年底,短短一年多时间,四川裕能就完成了4期建设,达到年产17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这在业界无疑是一个招商和发展的成功样本。
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招商。围绕“裕能”龙头,安居在延伸产业链条上深下功夫,持续提升产业价值,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圈不断壮大。
近日,在四川晨光博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有序进行着项目主体的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主要建设氟硅高端精细化项目。
“工厂一期建成后,将形成5000吨/年MQ硅树脂,300吨全氟聚醚油以及300吨全氟聚醚羧酸铵表面活性剂的产能规模,预计完全达产后将形成10亿元以上产值。”四川晨光博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皓说,“随着项目投产达效,将为安居区的锂电池产业提升科技含量,为打造专精特新的锂电池材料‘小巨人’起到强链和补链的作用,用科技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除了在锂电及新材料产业的招引和落地上下功夫,安居区还积极引导有产业基础的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换新颜”。
作为一家专注锂电池研发、生产的企业,四川力扬能源有限公司凭借产品环保、耐用、轻便的显著优势备受市场青睐。目前正为国内上百家整车厂配套,产品远销欧美、南美、中东以及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及地区。
一边是持续强力攻坚突破,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早达效;一边是锂电及新材料产业项目的招大引强。安居锂电从无到有、厚积成势,产业链条越拉越长,推动锂电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强势崛起。2021年全区锂电及新材料产值实现64.8亿元,同比增长22倍。
瞄准未来,在竞逐锂电产业的赛道上,安居区坚持“延链补链、优化提升”发展思路,做大做强锂电及新材料百亿产业集群,发挥四川裕能龙头吸附效应,加快河北坤天等在建项目建设,聚力招引河南科隆等重点锂电项目,紧盯深圳欣源达隔膜、珠海市赛纬电子锂电池电解液等锂电延链补链企业,全力构建全产业链条,到2022年底率先建成百亿产业,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安居将成为遂宁建设“世界锂都”的引领区。
“再造一个四川江淮”“智”在必得
一个产业铺垫一座城市的底色,一个优势产业奠定一座城市的竞争力。
2013年,正在思索最大限度发挥新区优势、打开工业发展之门的安居,“以企招商”将目光瞄上了江淮汽车,并将江淮汽车西南基地“搬”到了安居。
从2014年5月第一辆整车下线到实现年产近3万辆整车,2016年4月江汽集团公司将轻卡、中卡及工程车三大整车生产资质转移至四川江淮,2019年4月四川江淮正式获得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自此四川江淮具备“全牌照”商用车生产资质。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生产整车14.7万辆,成为成渝地区轻卡销量领跑者,并出口非洲,实现产值121亿元,四川江淮在安居实现了举世瞩目的“江淮奇迹”,也刷新了令人惊叹的“安居速度”。2021年,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38.34亿元。
2022年1月18日,江汽集团四川江淮“威铃”品牌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威铃”作为江淮新生代品牌,既能满足商贸、绿通、冷链、快递快运等细分市场需求,又为原材料采购、零部件配套、货物车辆流转等多环节增添了新动能。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威铃”新品牌的亮相,将促进四川江淮产量产值进一步增长,实现“再造一个四川江淮”和打造川渝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目标,为安居工业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作为安居汽车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四川江淮自入驻以来,龙头带动的“蜂王”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安居区围绕龙头做好配套招商,大力引进汽车汽配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安居区已引入云内动力、讴神机械、丰科汽车、成都龙翔辰、合肥晨阳等65家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为江淮配套企业近20家,整车大部分零部件实现地产化,以四川江淮基地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与此同时,这些原本“个头”并不大的企业,经过在安居经开区的发展,都已经壮大成为所在行业的“翘楚”。
遂宁云内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微卡、轻卡、中卡车架总成、货箱总成为一体的大型企业。今年,云内动力重点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拓展了车架的覆盖范围,新建了铆接线,开发了铝货箱、箱式货箱、仓栏货箱,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各大汽车厂的高度认可,为冲刺2022年经济“开门红”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下,沿着园区大道一直向东,林立的厂房,纵横交错的柏油路,轰鸣的机械声,车间里忙碌的生产场景。这里,俨然成为一座“汽车城”,并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共建汽车学院,不仅圆了全区人民建区18年的“大学梦”,还翻开了安居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篇章。
坚定“整车带动、前沿配套”思路,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档升级。未来,安居将紧盯汽车与装备制造“双百”目标,力争到2022年产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到2023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到100家,全力建设成渝地区汽车产业配套集群。
“东方气都”主阵地“气”势高扬
天然气,是这方热土赋予安居区的宝贵财富。安居区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探明储量达到4403.83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3082亿立方米,远景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单体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
2018年12月25日晚上8点33分,作为中石油在川建设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中遂净化原料气年处理量首次达到100亿立方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一时刻激动人心,催人奋进。
中遂净化原料气年处理量首次达到100亿立方米,这不仅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具有开创性、里程碑的意义,也对安居乃至遂宁整个工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现如今,中遂净化年处理量稳定达到100亿立方以上、年产值近30亿元,处理量占全省1/3。“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机遇、国家能源产业调整振兴的战略机遇、四川建设中国“气大庆”的发展机遇,让安居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蓝图更加广阔。
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安居园区高速推进,安居化工园区入选全省首批化工园公示名单,四川能投遂宁储气调峰基地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中国华电天然气发电项目签约,安居与内蒙古久泰集团达成总投资470亿元的遂潼天然气产业园综合性新材料天然气化工项目合作意向……安居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之路越走越实,产业链延伸越来越长。
当前以“脱碳”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兴业,全区锂电及新材料、天然气清洁能源等产业符合“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导向,必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助推经济快速增长。
未来,安居将积极抢抓国家能源产业调整振兴战略契机,坚持“就地转化、振兴突围”思路,全力推动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多元发展,与潼南区共同打造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充分发挥中遂净化龙头企业集聚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川能投储气调峰、中国华电天然气发电等重点项目,加强就地转化、提升产业层级、完善产业链条,变丰富的“地气”为高质量发展“底气”。预计到2023年,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真正成为遂宁建设“东方气都”的主阵地。
成就振奋人心,目标催人奋进。回眸18年发展历程,安居工业跑出了一次次“安居速度”,创造了一个个“安居奇迹”,谱写了一曲曲“安居华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居区将始终坚定“产业兴区、制造业强区”战略不动摇,聚焦“一个千亿园区、三大百亿产业”目标,深入实施“特色产业大跨越”工程,聚焦聚力安居创造、安居制造、安居配套,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特色工业示范区和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助推安居经济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王超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