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初夏时节,坐落在大巴山怀抱中的万源,绿意盎然,和美静谧。而在万源的乡村,伴随着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深度探索与实践,座座和美驿站拔地而起。作为升级版的党群服务中心,和美驿站肩负“功能完备、办事高效、环境温馨、人气提升”的使命而来,不仅让广大农村留守人群有了茶余饭后的聊天室、打卡地,还集红色阵地、精神祠堂、服务中心、共享空间各种功能于一站,全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唤醒了乡村新活力。
和美驿站之太平坎解家大院
“党建+”便民服务站具备N项特色功能 获群众点赞
“以往这里都是露天广场,自从增加了凉亭和座椅,我们早晚都来坐一坐,健身娱乐、聊天休闲,耍起舒服得很。”4月27日,在万源市白沙镇工农社区的连心广场,当地充分利用广场的地理空间,重新进行了人性化改造,健身设施、休闲廊道、乒乓球台等设施一应俱全,饮水机、手机充电桩、免费WiFi等便捷设备充满温馨。在凉亭下,70多岁的张大爷正和棋友过招,玩得不亦乐乎。“和美驿站,放飞心灵,确实让我们老年人有了归宿。”见到记者,张大爷道出了内心的真情。
“我们社区一共有8支舞蹈队,扇子舞、钱棍舞、腰鼓各种舞蹈百花齐放,大家的精神生活可丰富了。”白沙镇工农社区党委书记廖学鹏介绍,和美驿站建成后,这里就成了社区群众斗舞的大舞台,每天各支舞蹈队轮番上场,整个广场歌声如潮,人气十分旺盛。
“有吃的有耍的,平时莫事就来逛一逛,多安逸的。”邓城诚和张静是一对小夫妻,和美驿站也成了他俩的加油站。平时空闲时,他们就去旁边的党群服务中心看看电影、翻翻喜欢的书籍,或者和着广场上的音乐跳跳舞,饿了就到美食坊吃点小吃,惬意中透着些许浪漫。
彩龙船表演,和美驿站之工农社区连心广场
本着“盘活闲置资产、激发乡村活力、夯实底部支撑”,白沙镇工农社区和美驿站因地制宜、联动打造“党建+”便民服务站。白沙镇党委副书记刘克力介绍说,除了升级连心广场,同步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下楼工程”,从原先的4楼搬到底楼,打造基层党建金字招牌,建成“干干净净白沙城、和和美美白沙人”的窗口驿站。增设一处“美食坊”便民服务点,把当地特色小吃集中起来,把流动摊贩固定下来,既方便社区群众,又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一村一项目,一站一特色。万源市在和美驿站建设中,按照“强化堡垒、增强引力,盘活资源、因地制宜,开放共享、惠民为民”原则, 注重功能,彰显特色。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橹洁介绍,和美驿站在功能布局上注重村级组织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党员群众活动“三个三分之一”,按照“4+6+N”模式,主体呈现红色阵地、精神祠堂、服务中心、共享空间四大版块,设置便民服务站、党群议事厅、卫生健康室、共享应急处、文化清风苑、和美小广场六个必备功能区,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村史馆、小超市、物流站等N项特色功能。
游客在村史博物馆体验农具
打造村史博物馆带活当地乡村民俗旅游
“今天第一次看到村史博物馆里面那些农具、用具,让我们感受到农民的智慧真的是很强大。然后再看了彩龙船,这里的老宅子,给我感触非常深,太平坎太有历史底蕴了。”这几天,远在万源城区百公里外的玉带乡太平坎村成了朋友圈的霸屏热词,游客张莉也因此慕名而来,真切感受到古老而又原始的乡村记忆。
记者在太平坎村看到,村史博物馆紧邻着党群服务中心,一幢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建筑,通体透着历史的古朴和沧桑。据当地村民张仁军介绍,村史博物馆以前是村粮食保管室,有近百年历史。“风车、犁头、弹花机……这些农具都是我们自发拿来的老物件。”张仁军说,经过政府维修再利用,村史博物馆让大家共同的记忆有了珍藏地,能把老祖宗留下来东西保存好,而且因此带活了当地的乡村民俗旅游。
太平坎村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当属解家大院,38间穿斗木质结构的四合院,典型的川东北民居,年代久远、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更因其主人“退金留扁”的清廉故事而声名远播。时下,这里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彩龙船的表演舞台,原滋原味说唱表演让游客看得过瘾,也增添了老宅的无穷古韵。
和美驿站之太平坎村史馆
“这里是荔枝古道的重要驿站,传统古建筑保存完好,农耕、墓葬、忠孝等历史文化厚重,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四川最美古村落,有‘最美乡愁地'‘川东北民居博物馆'‘露天民俗博物馆'的美誉。”对于太平坎村的历史,万源市玉带乡乡长杨杰如数家珍。据杨杰介绍,太平坎村和美驿站建设坚持“用新瓶装老酒”,依托古建筑古文化等独特风光,把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解家大院三点连成一线,打造太平坎党群议事厅、村史名人堂、忠孝文化教育基地,建成300平方米村史博物馆,以乡史为基因、以乡愁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弘扬文化传统,激发乡村活力,引导形成向上向善的和美新风尚。
2024年10月底前将完成全市298个“和美驿站”建设
扬“驿站”之名,蓄“和美”之风,增乡村活力。放眼万源,如火如荼建设的和美驿站如一缕春风,所到之处,生机勃发。
“和美驿站紧盯群众需求侧,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基层基础,是夯实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的底部支撑。”中共万源市委书记倪欣表示,和美驿站建设既着力满足红色阵地、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又突出精神祠堂、共享空间的个性多元,注重本土传统文化传承,留住根、守好魂、聚精神、忆乡愁。让农村阵地串珠成链,使和美之力攥指成拳,切实发挥“1+1>2”的倍增效应,推动基层堡垒更加牢固、服务群众更加便捷、人气指数更加提升、基层治理更加高效、社会发展更加强劲。
目前,万源市首批28个“和美驿站”在各乡镇(街道)中心村等重点区域试点,预计今年6月底前建成。2024年10月底前完成全市298个“和美驿站”建设。
(陈本强 魏明月 四川经济网记者 王晓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