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霁玥)冕宁,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因“山似冠冕,水曰安宁”而得名,古有山国之称,今有攀西龙头之美誉。
这里,“三山两水”相携,孕育了冕宁灵秀的福泽之地;悠悠岁月,孕育出冕宁独特的人文历史,使冕宁成为川南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质旅游目的地。
5月17日晚,在冕宁文旅推介会上,冕宁县副县长耿德辉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冕宁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冕宁提出“产业兴县、创新强县、文旅活县、生态靓县”的总目标,明确旅游首位产业地位,着眼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向,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明确旅游“首产”地位 全域旅游格局初成
“我们把旅游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大力发展,全力以赴做好精品旅游和康养度假文章。”耿德辉介绍道,近年来,瞄准打造‘攀西地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和安宁河谷综合开发示范县’的目标定位,冕宁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目前,冕宁已先后创建了7个国家3A级景区,2个国家4A级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科技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卫星发射基地
东有灵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南有“中国休斯敦”之称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西南形胜、山水奇观”——泸沽峡;
西有壮美的雅砻江峡谷风光和国家建设完成的大型水利工程“锦屏电站”及世界最深暗物质实验基地;
北有红军长征结盟地——彝海4A级旅游景区,动植物“走廊”省级自然保护区——冶勒;
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文化广场、红色冕宁纪念馆、红军草地公园3A旅游景区等座落于冕宁县城中央。
冕宁全域旅游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灵山景区(邹森 摄)
“我们旅游资源虽丰富,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冕宁县委、县政府站在‘全域’的高度统筹谋划,筑巢引凤,引资引智。”耿德辉告诉记者,冕宁已先后引入四川铁投、四川能投、普罗中国、安缦酒店、奥特莱斯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品牌,引资200多亿元。投资建设以彝海为核心、“彝海结盟”为灵魂,集党性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并着力推进建设长征干部学院彝海分院,续写红色沃土时代新篇。
同时,冕宁依托卫星发射基地,拟打造一个以航天科技博览园为核心的航天特色小镇——“航天迪斯尼”,推动建成集研学、科普教学、互动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旅游示范基地。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步伐稳健
冕宁,作为凉山州唯一的革命老区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红军长征纪念馆、彝海结盟遗址等多个“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和国家第二批红色文化经典旅游景区、国家红色旅游文化重点建设景区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游客来彝海体验红色文化 (覃勇 摄)
目前,冕宁县锁定了打造“凉山旅游新高地,四川旅游新地标”两大目标,通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助力乡村振兴。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史上重大事件之一,随着红色旅游的持续火爆,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成为众多游客的选择,冕宁县彝海景区成为了党史学习教育热门“打卡地”。
彝海景区
“大部分都是组团研学游,每天少的时候有7至8批游客,多的时候20至30批游客。”彝海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前来的游客有的在彝海结盟纪念碑前驻足,接受心灵的洗礼;有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彝海结盟纪念馆;有的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感悟长征精神,并环游彝海,欣赏自然风光美景。
除了彝海景区,灵山寺也是游客们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灵山太极湖(钟源 摄)
“灵山寺脚下的近百家灵山豆花饭庄,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基本都是满座。”据冕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售卖豆花饭、冕宁火腿和野生菌类等特色餐饮和特色产品,灵山寺附近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起来。
据冕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统计,2021年冕宁县旅游人数462.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8104.28万元;2022年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6.56万人次,收入3463.68万元。旅游业发展呈现增长态势,旅游“首位产业”效益日渐凸显。
记者了解到,今年将迎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冕宁县决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区位优势,吸客留人,让游客在冕宁慢下来、留下来、乐起来,力争2022年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助推乡村振兴,绘就“文旅融合新蓝图”。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冕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