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会呈现出怎样的场景?产生什么样的效应?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5月20日,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成都市龙泉驿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四川经济日报社、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川物联网)承办的,2022年“云行天府”交流推广系列活动——优秀企业实地培训秦川物联网专场活动在成都龙泉驿区举行。
数十家来自成都的企业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工业互联网在成都制造业中的探索与实践成效。
活动现场
工业前沿技术赋能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随处可见
人机协同作业、智能仓储、智能在线检测、产线柔性配置……走进秦川物联网的生产车间,参会人员就被车间内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深深地吸引。
“秦川物联网,主要致力于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和标准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主要生产为智慧城市物联网服务所需的各种智能传感器,包含智能燃气表、智能水表、智能流量计和陶瓷传感器等。”秦川物联网生产负责人古云松在整洁宽敞的车间内,边走边向参会者介绍。
与会者参观秦川物联网智能制造车间
从塑胶零部件智造车间到高度智能化的机表自动装配线,在工业前沿技术赋能下,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呈现在众人面前,工厂智慧化生产场景随处可见。
塑胶零部件智造车间,在储料系统、中央供料系统、注塑成型系统、分拣系统、循环水系统、物流系统与环保系统等7大系统的加持下,实现生产自动化,实现制造全过程质量管控。
五金零部件制造车间,由该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自动壳体整体密封圈、金属壳体焊接生产线组成,实现全自动一体化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保证了零部件的一致性。
与会者参观秦川物联网智能制造车间
高度智能化的机表自动装配线,则融合了视觉机器人、感知控制、AGV、物联网等工业制造前沿技术,大量的设备协同作业,真正实现了无人车间提高了产品制造效率和质量。
古云松表示,秦川物联的所有生产线由数字化智能制造中心控制,该中心采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机器人、AGV、视觉检测、二维码追溯、计算机辅助制造、5G等工业前沿技术,实现了智能排产、制造过程实时反馈、设备互联互通、资源管控、质量控制、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保障整个生产过程信息及时传递、实时管控、质量可靠,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了智慧生产。
秦川物联网智能制造生产线
“秦川物联网将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工厂管理运营智能分析与决策,打通了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实现直联制造与共享制造,是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典型应用与示范。目前秦川物联网将这种工业互联网建设能力已经对外进行共享与输出,帮助制造企业制造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秦川物联网总经理助理兼工业物联网中心主任刘彬表示。
据介绍,该工厂被评选为国家“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已经成为智能仪表行业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
探索“用数赋智”新路径 形成制造业数字化融通转型新模式
在成都龙泉驿区,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加速发力的不仅有秦川物联网。例如,四川尚匠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尚匠工业)就以设备运维为切入点,打造尚匠云数字化制造平台,为客户提供从工业设备底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设备、生产、物流和可视化管理等各顶层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已服务十余个客户和工业园区。
与会者参观展厅
秦川物联网与尚匠工业的案例只是龙泉驿区制造企业探索与实践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剪影。
据成都龙泉驿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动龙泉驿区生产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龙泉驿区经信局积极探索制造业“上云用数赋智”特色化转型路径,大力提升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形成了“以汽车产业为先导的制造业数字化融通转型模式”,并成功入选工信部“地方政府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成功创建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导区。
合影
未来,成都龙泉驿区将继续以创建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导区为契机,充分融入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充分释放汽车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发挥链主企业数字化改造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竞相转型,深化融合应用创新,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龙泉驿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一高地三区”做强支撑。
聚焦“成都智造” 成都将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秦川物联网智能制造车间
在近期发布的《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坚持工业互联网思维,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打响“成都智造”品牌,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其中,在“网络+智造”数字赋能工程中,明确表示,成都将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领先区,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推广中心、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四川分中心、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基于工业互联网的“5G+”电子信息行业云制造协同系统和“ 5G+”四川省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的边缘设备接入系统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打造10个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技术产业体系构建及融合应用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秦川物联网智能制造车间
未来,成都还将抢抓发展新机乘势而上,依托自身制造业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实施路径与应用模式,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推动成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全面构建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生态,为“成都智造”赋能、赋智、赋值,引领成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网记者 苏俊 毛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