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火红的钢坯在两条生产线上以70m/s的速度快速前进,通过轧钢形成盘螺和螺纹钢……宣汉县普光经济开发区内的德润航达钢铁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这是宣汉县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其中一股力量。
近年来,宣汉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靓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围绕天然气硫磺、锂钾等资源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推动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加速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
据宣汉县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宣汉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超过60亿元,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翻一番。
德润航达钢铁生产车间一角
生态立县:夯实发展根基
日前,记者走进毛坝镇至五马林场道路加宽工程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碾压机、运输车等大型机械不停地运转,几十名工人正在铺水温层……一条初具雏形的宽阔道路向远方延伸。
据了解,这条公路起点位于Z304县道与G210国道的交界处,终点位于五马林场林区大门桥梁起点处,全长约16公里,设计为四级公路-II类,路基宽度6.5米,行车道宽度5.5米。建成后,它将有效串联县城与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打通通往景区的大动脉。
“打造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它拥有得天独厚的五大优势,即‘五个度’:森林覆盖密度达99.7%,海拔高度在1040至1650米之间,纬度刚好在北纬31°附近,全年平均温度15.8℃,氧气浓度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高达7900多个,素有‘天然氧吧’‘自然空调’美誉。” 月亮坪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正鸿兴致勃勃地说。
“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负氧离子丰富,植被很好,气候宜人,是休闲康养的好去处,每年夏天我都要带着家人和朋友来住上一段时间,这个地方真‘氧’人……”每年都按时到此休闲康养的重庆游客李先生兴奋地说。
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是“一心三区”:“一心”即游客接待中心;“三区”即人文休闲体验区、森林康养度假区和科普体验区。在产品设计上,月亮坪将规划打造“巴山之月”和“树冠云廊”。“巴山之月建在1520米的地方,既可以站在月亮坪看天上的月亮,也可让月亮近在咫尺。树冠云廊建在1314米的树冠之上,站在树巅观林海,让年轻人可以在这里相约爱情之美。”吴正鸿说,“打造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既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又有效保护了宣汉的绿水青山!”
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茂密的山林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开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民低碳化、治污精准化、城乡宜居化“五化行动”, 把优化生态空间体系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守护山川水体生态、推进生态产业繁荣、科学保护生态系统,精心绘就一幅山水如画、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壮美画卷。
工业强县:筑牢发展支撑
“战晴天、抢雨天、誓把山峰变平川。”走进宣汉普光经济开发区,一条红色横幅标语格外显眼,赣锋锂业10万吨退役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等重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宣汉能成功引进赣锋锂业10万吨退役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得益于四川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关于支持达州市宣汉县创建百强县的培育政策措施》、中共达州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的决定》,重点支持发展锂钾产业,支持锂钾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
抢抓机遇,乘势而为。该县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把普光经开区作为工业发展主战场,依托天然气、锂钾资源优势,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天然气硫磺、微玻纤新材料、锂钾综合利用、金属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资源转化,构建现代工业新格局,塑造“锂钾之城、气都宣汉”地域新名片,着力打造锂钾综合利用1 个千亿级产业,天然气硫磺、微玻纤新材料、铜基新材料3 个三百亿级产业,现代钢铁、玻璃灯饰、建筑建材3 个百亿级产业“133”现代产业集群,力争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一季度,全县121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5.6亿元,同比增长21.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位列达州市第一。
据宣汉县经信局局长曹伟介绍,到2025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800亿元以上,力争将普光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云蒸霞蔚的巴山大峡谷景区
文旅靓县:树好发展形象
走进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只见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全体参建人员正以饱满的热情推进项目建设。
据现场施工负责人廖超介绍,目前正在进行博物馆主体建筑外立面装修、主馆前梯步石材铺贴以及室内空调、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系统安装,已完成主体工程总量的85%。
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张立佳介绍,作为国内第一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巴文化地标建筑的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成后不仅是达州市保护和传承巴文化的重要载体,还将原汁原味地把罗家坝遗址所承载的巴文化内涵和符号以及灿烂辉煌的古代巴国文明精彩地呈现给国内外观众。
近年来,该县做强“生态观光、康养度假、文化体验”三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峨城山温泉康养度假区”三大度假旅游品牌,聚力创建巴山大峡谷、五马归槽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力争到 2025 年, 建成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 1 个、AAAA 级旅游景区 6 个、 AAA 级旅游景区 15 个,形成“一区多点”的全域文化旅游新格,树好发展形象,做优服务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宣汉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加大投入打造了巴山大峡谷景区,于2020年9月成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县文体旅局局长吴熠说,“要夯实天府旅游名县的地位,仅一个巴山大峡谷还不够,所以县委、县政府决定打造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与巴山大峡谷形成错位发展,做大做强宣汉旅游产业!”
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开放活县:明晰发展路径
走进宣汉县张家坝片区,只见挖掘机、运输车等大型机械在隔断水流的州河地面上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繁忙地浇灌混泥土,大马力推进宣汉县张家坝片区跨州河桥梁工程建设。
据现场负责人陈薇介绍,该工程由企业捐建,桥梁总长345米,桥面宽14m,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行洪标准为百年一遇。于2022年3月15日开工,计划2023年10月30日竣工。目前,已完成4轴至7轴的桩基础工程,4轴、6轴已完成至盖梁。
该桥建成后,将增强张家坝片区、西区、老城区的联系,降低两岸居民交通出行成本,缓解县城区、州河大桥的交通压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推动张家坝片区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县经济增长。
据了解,该县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全力推进明月新城建设,加快打造“印象州河畔、城市会客厅”“一湖两岸”生态长廊,同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停车场、西区农贸市场建设,打造“山环水绕、山水相映”的生态滨江城。
近年来,该县深入实施“开放活县”战略,明晰发展路径,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思想,构建开放发展通道,培育开放发展平台,营造开放发展环境,力争建成全国最具投资价值县。一季度,宣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65.22亿元;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41.26亿元。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宣汉推行“特色套餐”服务,为不同企业量身订制服务清单,实行“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式服务管理;组建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的代办服务队,为园区新入驻企业实施全程代办和跟踪服务,企业基建结束后,由县住建局组织相关单位主动上门开展联合验收;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制,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限,尽量解决企业现实需求问题,不断提高企业便利度,增强企业获得感。
“2021年,达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351.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3亿元,我县地区生产总值500.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06亿元,分别占比21.29%、24.09% ,GDP总量及增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项指标居全市第一。”县统计局局长赵林梅介绍道,“按照我县目前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预测2022年我县GDP、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600亿元、35亿元,在百强县中将排在120名左右。照这样计算,宣汉成功创建全国‘百强县’底气十足!”
(张平 漆楚良 姚盛 四川经济网记者 王晓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