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龙韦,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国际学院留学生、学生会主席,来自赤道几内亚,一转眼已在宜宾度过了四年的读书时光。
源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让龙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留学,第一站是位于杭州的浙江农林大学。他想学习通信工程专业,但该校没有此专业,于是在2017年转学到四川轻化工大学。
学习中的龙韦
“第一次来宜宾的时候还没有通高铁,公交车、城市建筑给人的感觉很老旧。”龙韦说,“但就是这四年时间,我一步一步见证了宜宾及三江新区产业、城市、人气等高速崛起的发展奇迹。”
他告诉记者,刚到位于临港经开区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读书的时候,周围一片荒芜,还处于建设初期,第一印象并不特别。“但就是这种第一印象,才让我切身地感觉到跨越式发展带来的震撼。”
体育运动中的龙韦
2017年开校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是宜宾大学城里第一所投用的高校。“之后三年,每年都有两三所高校建成投用,这种亲眼见到一栋栋建筑像堆积木一样快速拔地而起的发展奇迹,让我十分震撼。”龙韦说,“而到了2020年底,与大学城隔着一座龙头山的东部产业园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成千上万建设者同时作业的场面,更让我加深了震撼,每隔几天再去走走看看,就能明显感觉到仿佛完全变了个样儿!”
随着产业、城市的快速崛起,龙韦也感受到三江新区越来越旺的人气。“小吃街、商场、公园、民居小区,人越来越多了。”龙韦感慨,这几年宜宾发展很快,城市交通、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宜宾这个城市也越来越美。“比起刚来宜宾的时候,现在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就像是一眨眼的功夫换了一座城!”龙韦说。
中国文化交流
“很多个周五,我都会沿着长江去三江口,特别是三江口的长江公园,那里有个水幕电影,上面会播放宜宾宣传片。”龙韦说,电视上播放的宜宾城市宣传片能够让他更直观的去看见宜宾。同时,他也在宣传片里品读着宜宾的厚重历史,感受着宜宾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他还计划着去宜更多的“打卡地”走走看看,了解宜宾,走近“三江”,品味“中国酒都”散发的无限魅力。
到中国后,龙韦去过北京、上海、成都、无锡等多个城市,感受过当地的风土人情及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到了宜宾后,他也喜欢上了宜宾的酒茶文化和手工文创产品。
体验中国文化
“学校开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课,在宜宾我也学会了包饺子、做中餐,我很喜欢。”龙韦告诉记者,他现在也在学习宜宾方言。
如今,龙韦临近本科毕业,现已向学校申请在宜宾继续读研。“想留在中国,留在宜宾发展,如果能留下来,就把我的女朋友也接到中国,接到宜宾,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龙韦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也很看好宜宾发展。“就现在的‘宜宾速度’、‘三江速度’而言,未来我相信宜宾一定会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波 侯云春 严易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