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社会 >新闻详情

藏族锅庄让民族团结的手拉起来 幸福生活的圈转起来

2022-06-21 10:09:13 信息来源: 编辑:易陟

6月20日早上,在都江堰南桥广场上,保生又带着“吉祥八宝”锅庄队的队员们像往常一样,跳起了藏族锅庄。

与阿坝州接壤的都江堰市,冬无寒凉、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不少阿坝州的藏羌回汉同胞选择在此定居。不同民族的集聚,让历史厚重的“双遗之城”都江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藏族锅庄更是因旋律动人、舞姿优美、老少皆宜,受到都江堰各族群众的喜爱。


欢乐的锅庄跳起来

在都江堰市,大大小小40多支锅庄舞协会,几千人的爱好者当中,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八宝”老师。谈起他来,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十年如一日在都江堰各地免费教授藏族锅庄的专注,是他起舞翩翩时轻盈的体态和眉飞色舞的神情。

“八宝”老师原名保生,黑水县石雕楼村人。据他自己介绍,“八宝”一名源自藏族的“吉祥八宝图”,寓意“八宝齐聚世间一切美好”。他说,无论是藏族、汉族、回族还是其他民族,只要像“八宝”一样齐心聚在一起,就能聚世间一切美好。

2013年,外地务工多年的保生,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都江堰市一家砂石厂打工。基于对藏族锅庄文化的热爱,闲暇之余,他总喜欢在各个广场观看市民们跳舞,惊奇地发现各族群众都喜爱跳藏族锅庄,感动之余也发现其他民族朋友动作虽然规范但缺乏神韵,便索性融入其中。


锅庄队的队员们

渐渐地大家注意到了这个皮肤黝黑、舞艺高超的藏族汉子,纷纷邀请他教授示范藏族锅庄舞蹈动作,他欣然应允、乐此不疲,一教就是两年。直到2015年,他在都江堰各族学员的帮助下成立了“吉祥八宝”锅庄队,为让保生专心从事藏族舞蹈教学,都江堰市汉族学员张茵芝、彭启根、黄星雨等人主动筹资帮助他开了都江堰最早的一家民族服饰店,售卖各类民族舞蹈服饰。

有了固定收入后的保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藏族锅庄教学中,免费为都江堰市40多家民间锅庄队提供教学服务,“八宝”老师的名字在都江堰舞蹈圈也逐渐响亮了起来。到2022年,“吉祥八宝”锅庄队已扩展到近200人的规模,随着近年自媒体的兴起,北京、西安、兰州等地的各族锅庄舞爱好者也慕名而来,和保生探讨锅庄文化,交流舞蹈技艺。

“我从一个打工仔,到有稳定收入,能够安心教授藏族锅庄舞,这一路,离不开各族朋友的帮助。”保生说,除了筹资帮他开店的汉族学员,学习锅庄舞蹈的羌族、回族等民族学员也给了他许多关怀和感动,车厘子成熟季节,茂县的羌族学员会给他带来尝鲜,松潘的回族学员回到都江堰会给他带一些牛羊肉……

身处异地他乡的保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团结奋进的和谐氛围。除了教授锅庄舞给大家带来健康和快乐,2021年,保生将目光投到了家乡的农特产品上,教授藏族锅庄舞的同时,他的电瓶车上总是满载着来自家乡的黑水土豆、黑水中蜂蜜等农特产品,在推广销售家乡农特产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不少收益。


锅庄让大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去年,我从黑水县扎窝镇朱坝村收购了6000斤土豆拿到外面来卖,销售一空,都江堰市民都对黑水土豆的口味赞不绝口,于是今年我又预订了10000斤!”保生说,既让都江堰的各族朋友尝到原生态的味道,又帮家乡的藏族朋友找到了销售渠道,感到很高兴。

跳锅庄的人们拉起了民族团结的手,也转出了幸福生活的圈。古老的藏族锅庄文化像一根纽带,将“八宝”老师和锅庄爱好者聚在了一起,也将各族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在历史古城都江堰,更多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还在持续上演。

(阿勇 四川经济网记者 庄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