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7月26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在福建举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成都市生态环境数智治理中心上报的“大气污染AI小尺度溯源”,被评选为“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优秀应用案例”。该案例从全国众多生态环境信息化优秀应用案例中脱颖而出,有何亮点?
入选全国优秀应用案例
亮点1:用“全域感知”“以算代测”方法
构建全新大气质量感知体系
成都市生态环境数智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气污染AI小尺度溯源”案例以“移动+固定”混合监测为感知手段,以城市气象、用地、产业、交通、生活等多源动态数据为学习基础,以大空间尺度空气质量数据为辅助,采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闭环学习和实时空气质量推断,建立“动态监测+小尺度全面域计算”体系,在1千米网格层面的实时推断准确率可达到80%-90%,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加精确、时效性更高的大气质量数据。
亮点2:利用城市多元大数据分析
提升大气污染溯源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记者了解,“大气污染AI小尺度溯源”案例通过全域“以算代测”感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并结合各部门提供的实时多源大数据(包括交通流量、运渣车定位、工地扬尘在线监控、工厂电力监控、在线油烟监控等),对局部污染的特征进行模式匹配,并对现场排查反馈结果进行闭环学习,在时空小尺度下智能匹配污染事件与污染物/行业,不断提升研判的准确度,助力实现大气环境污染溯源的科学精准。
网格化全域监测
亮点3:利用AI深度学习特性
助力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大气污染AI小尺度溯源”案例利用AI深度学习,助力精细化管控。具体而言,以历史管控数据和污染事件作为学习样本,建立污染案例库并按照场景提取关键因子,结合其高精度全域空气质量感知和污染源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对大气环境日常管控、重污染天气预警、赛事活动保障等场景的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和优化,助力实现“一厂一策”、“一区一策”、“一站一策”的大气精细化管控。
空气质量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大气污染监测中,有效提高数据监测质量成为了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重中之重。据悉,2021年11月至今,大气污染AI小尺度溯源平台已在成都市“5+1”主城区落地,持续提供大气治理智能化服务。
“在依托现有监测硬件条件下,平台仅在增加投入约50台移动式空气监测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深度学习和训练,打破了‘人海战术’和‘人盯源’的传统监管模式,有力地提升了大气环境监管能力。”上述负责人介绍。
(图片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