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眉山讯 (毛瑞 苟华彬 记者 常坚)“就算路不通,明天爬也要爬过去,山上的百姓还等电用!”9月8日凌晨1时许,石棉县新民乡暮色已深,寒风阵阵,在对10千伏撒新线巡视情况与属地公司进行汇总分析后,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抗震救灾应急抢险队青年党员汪俊宇拖着沉沉的脚步回到住所,可他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是汪俊宇在震区度过的第二个夜晚,而白天余震爬坡过坎巡线、晚上通宵制定抢修方案的节奏也已经持续了43小时。泸定地震后,汪俊宇第一时间请求驰援。作为青年党员和运检技术骨干,他在队伍中不仅要负责实时掌握现场情况,还要与属地多个部门对接次日物资设备。
连日来体力和脑力连轴转,这个90后的小伙子略显疲惫,然而当说起这些天来最大的感受,他只字未提累,而是说收获了太多温暖与感动。
而事情要从7日的线路特巡说起。当天一早6时,天刚蒙蒙亮,休整5个小时后的汪俊宇便带上水、方便米饭、望远镜和无人机,和队员们前往受灾严重的10千伏撒新线开展线路特巡。穿梭在两座高山夹缝中的“山路”中,一边是奔腾的大渡河,一边是山崖上的石块夹杂着泥沙如瀑布一样滚落。
“后面留1人,注意察看山上的滚石,一个接一个大家快速通过。”身旁不时传来滚石落下的声音,脚下便道紧邻高坎边缘,在穿越每一处滑坡地段时,汪俊宇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山上有些地方人去不了,就用无人机查看,不可以漏掉任何一段线路。”
中午12时,汪俊宇和队员们来到山腰上的一处农户家,大家在院坝中席地而坐打开了方便米饭。“6个小时山路,山路也没通,即便是轻装上阵都会有点遭不住。”汪俊宇脱下鞋,正准备“晾晾”脚上磨起的水泡。正准备吃午饭的农家户主人张大妈见到电工师傅们来了,立马迎了出来。
“现在山里很危险,今天还有路过的人和车被岩石砸中,你们咋来的?”大妈看到大家饥肠辘辘的模样,二话不说转头从屋里端出了一碟老腊肉,汪俊宇埋头吃得喷香。
“我家娃也像你这么大,”看着小汪吃得狼吞虎咽,大妈不停嘱咐,“现在家里没电,也不能给你们做啥好吃的……”大妈说着便哽咽了。
听到此处,汪俊宇抬起头,看了看大娘的厨房——空空如也。
“大妈,这……”原来,这是大娘家中唯一的一碟腊肉,汪俊宇顿时觉得喉咙发紧,不知说什么是好。
短暂休整后,汪俊宇在路边捡一根木棒,又继续向山上爬去……
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结束,躺在床上,汪俊宇只有一个信念:“就算路不通,明天爬也要爬过去,山上的百姓还在等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