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向文学高峰迈进

——第十届四川文学奖、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侧记

2022-11-14 10:07:02 稿件来源: 编辑:丁晓宇责任编辑:黎琦

蜀山高,蜀水清,自古蜀地多才俊。

四川,文化繁荣、文脉昌盛,历史名人、文学巨匠灿若星辰。笔耕于这样一片生长梦想、传说、伟大诗篇的文学沃土,在这个蕴藏万物的初冬,四川作家又为广大读者奉献出了一部部文学佳作。

11月12日晚,第十届四川文学奖、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在眉山举行。代表四川文学过去3年创作卓越成就的32件作品获得奖励。新时代作家昂扬向上、勇攀文学高峰的姿态和志向,在星光熠熠的颁奖典礼上得以具体展现。

获奖作家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JPG

获奖作家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

滔滔蜀水吐豪气,巍巍巴山铸脊梁!讲好四川故事,书写时代史诗,四川文学及“文学川军”,必将坚定信念,扎根大地,立足人民,在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上,存正气、弘美德,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召下,奋力向文学高峰迈进!

向卓越迈进——“这是优秀应享有的荣誉和尊严”

“我们以盛典的形式表彰获奖者,就是要展现新时代作家昂扬向上勇攀高峰的志向,让优秀作家的作品以更丰富的形态走进大众视野,吸引更多读者。这是优秀应享有的荣誉和尊严。”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主持颁奖典礼.JPG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侯志明主持颁奖典礼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在颁奖典礼的致辞中如是说。话音刚落,一阵潮涌般的掌声在眉山市会议中心大会堂热烈响起。这是现场观礼者对“优秀享有的荣誉和尊严”的真情回应。

庆典音乐响起,追光灯随着致辞者的上台下台,在领奖台上变换位置与强弱度,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这般明亮璀璨。如果闭眼倾听,随着授奖词舒缓的讲述,能感觉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倏忽之美。从川北神秘优美的九寨黄龙,到碧波万顷的川南竹海;从川东巴山夜雨的诺水河,到跑马溜溜的川西山巅,一切都是倏忽之间。这就是四川文学作品的魅力。

四川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JPG

四川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

此次“两奖”表彰的32件作品,集中展示了过去3年四川文学的卓越成就。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获奖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等8类,《北京到马边有多远》《一壁青苔》《钓鱼城》《一册清凉》《重装突围》《买星星的人》等19件名篇佳作榜上有名。此外,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阿克鸠射的报告文学《悬崖村》、阿微木依萝的散文集《檐上的月亮》3件作品获四川文学奖“特别奖”。

四川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获得者们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JPG

四川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获得者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

还应看到的是,在新时代文学的百花园里,四川少数民族文学这朵绚丽之花,又结出丰收的硕果。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包括藏文作品、彝文作品和汉文作品3类,觉乃·云才让的《牧云记》、阿克鸠射《天梯——来自大凉山阿土勒尔村的脱贫攻坚故事》、韩玲的《康家地》等作家的作品榜上有名。

四川文学奖特别奖获得者阿克鸠射在颁奖台留影纪念.JPG

四川文学奖特别奖获得者阿克鸠射在颁奖台留影纪念

跳开“两奖”,看向更远的地方。近年来,在作品创作方面,四川作家创作的作品先后有5部获欧美文学奖、4部获鲁迅文学奖、37部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6部作品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8部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今年,又有3部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在生生不息的天府大地上,一部当代四川文脉的绚丽画卷已缓缓打开!

向繁荣迈进——“欣逢伟大时代,文学一定要有新的特质”

这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颁奖典礼现场,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致辞中,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将报告精神凸显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人与自然、文化与文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融合,以及在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审美高度上作了生动阐述。他以一个“文坛前辈”的姿态和口吻引导四川“同仁”,同时也为以“三苏”文化为代表的四川文学指明一条路,定下一个调——“我们欣逢一个伟大的时代,文学一定要有新的特质!”

四川文学如何具有新的特质?试从阿来的致辞里寻找答案:它是幽默、旷达的四川风范;它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它更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类共命运的民族力量!

而这些珠玉般的品质、深邃的思想,四川文学从来不缺失。

仅从这“两奖”现场看,四川文坛就向大众展示了一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巡回”。

“幸福如陶——让泥土站立起来”“宋时花香——花声里抵达晨曦和黄昏”“苏麻离青——一段尘封情绪”……读作家沈荣均的《天青色等烟雨》,仿佛在一首诗的引领下,穿越三千年历史的烟雨,在高古土陶、宋代青瓷、元代青花和明清官窑之间,咂摸生命和诗意的奇异光彩。宏富的想象,生动的叙述,饱满的细节,自由灵动而又不乏节制的笔触,将当代人的内心体验与传统中国的文人雅趣奇妙融通,尽显散文艺术之美。

四川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们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JPG

四川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们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

四川文学,向业界展现了一种勇于革新的“反思态度”。

《二分法与三把火》是此次唯一获得“文学理论批评奖”的作品,作品整体把握四川文学70年中短篇小说的成就和隐忧,视野宏阔,立意高远;通过“二分法”和“三把火”来概括“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创作的概况,准确而生动。在作者白浩和钟良鸣看来,四川文学的繁荣需要“自我省思”,既要有文化自信,也不回避客观问题。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侯志明与四川文学奖儿童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合影留念.JPG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侯志明与四川文学奖儿童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合影留念

四川文学,向历史交出了一张意义深远的“时代答卷”。

林雪儿的长篇小说《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在文化和文明的尺度上深挖,勇敢面对生活疑难,探寻人物的内在星空。作品以扶贫干部和当地百姓在共同奋斗中建立起来的情谊为线索,通过讴歌普通民众的巍峨精神,进行了对时代主题的有效表达——脱贫攻坚,意义深远。开阔的空间、丰沛的细节和灵动语言,都是作品“圈粉”的理由。

四川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合影留念.JPG

四川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合影留念

唯见群山,方显五岳。

赵晓梦的《钓鱼城》,深邃、劲健、血性,是对历史的重审;

李银昭的《一册清凉》,温暖、干净、明亮,是对母亲的感恩;

周闻道的《重装突围》,厚重、沉稳、宏大,是对改革的书写;

凌仕江的《蚂蚁搬家要落雨》,灵动、深情、蓬勃,是对故乡的打量;

周恺的《苔》,蓬勃、生趣、浓郁,是对如苔众生的展现……

还有王林柏的《买星星的人》、陈果的《古路之路》、彭志强的《二十四伎乐》、敬丹樱的《槐树开始下雪》、格尼的《一壁青苔》、贾飞的《远灯》等作品,均从不同维度、角度,彰显了当代四川作家更自觉的历史意识和更深邃的文学视野。

向高峰迈进——“在伟大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对文化、文艺、文学的认知,是正确、清晰而坚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蜀地特殊的人文气象,造就了丰赡华美的巴蜀文学。从司马相如、扬雄、王褒,到李白、苏东坡、杨升庵,到郭沫若、巴金、沙汀,再到马识途、周克芹、王火、吉狄马加、阿来,巴蜀文学薪尽火传,一直保持着较强劲的发展势头,不断向文学高峰迈进。

何谓“文学高峰”?本届四川文学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重装突围》的作者周闻道也一直在琢磨这一概念。他从文学功能、表现形式、时代意义等方面作了阐述。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基于这一点,“文学高峰”就是一种对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顶级表达”,即运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宏阔的文学视野,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语境下,向更深处去挖掘、更广处去开拓,永无止境地去探索。《北京到马边有多远》的作者林雪儿则说,“看峰之‘高’,首先要看海之‘深’,当你慎谈‘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这些看得见摸不着的词眼时,你反而会离高峰更近一点。”

四川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获得者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JPG

四川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获得者在颁奖台上合影留念

如何向高峰迈进?“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传递的这一精神,让四川文学高质量发展有了总遵循。正如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侯志明在颁奖典礼中致辞时所说:“回应人民需求,回答时代课题,描绘美丽四川,书写美好梦想。”

为了美好梦想尽早实现,2021年5月,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根据《办法》,每年,省财政会拿出3亿元对重大文艺项目和精品进行扶持奖励,积极引导、鼓励广大文化单位和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反映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文化、富含巴蜀元素的文艺精品。首批有8位四川作家的作品获得其“精品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作家潜心创作的热情和勇攀高峰的内生动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文学将着力于贡献更多体现巴蜀文化魅力的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示可亲、可爱、可敬的四川形象,推动四川文学高质量发展由“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迈步新征程,四川文学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因为——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

(四川经济网记者 高艳/文  乔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