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 最新顶部 >新闻详情

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丨抢占细分领域制高点^泸州吹响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2023-03-28 08:21:34 稿件来源:四川经济网 编辑:丁晓宇责任编辑:黎琦

“去年11月,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功列入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国首个进入名单的跨省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量有望突破2.5万亿元。背靠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两万亿级大市场,泸州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我们要积极抢占细分领域制高点,全力融入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协作体系。”3月23日,在泸州市召开的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工作推进会上,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泸州市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链长”付小平就泸州下一步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了如是表示。

微信图片_20230328081557.jpg

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线

经过六年的发展,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7家,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增长16.5%,总量居七大产业链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3家,迅速超过了各产业链平均水平。

厚积薄发,泸州市向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细分领域发起总攻。

抓机遇树信心

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17年6月30日,当“泸州造”首台智能手机下线以来,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开启了从无到有、优胜劣汰的发展旅程,现已形成了以泸州国家高新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江南科技产业园、纳溪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一业四园”的产业格局。

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4.1%)4.7个百分点。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7家,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增长16.5%,总量居七大产业链第3位。电子信息产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3家,迅速超过了各产业链平均水平。全市手机产量达到4849万台,约占全省三分之一。

微信图片_20230328081602.jpg

智能手机生产线

“成绩有目共睹,但我们更亟需战胜产业升级的诸多挑战。”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周昌海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委、省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首要产业和实现万亿发展目标的重点产业。泸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构建“城市大脑”,打造“信创产业要塞,数字创新名城”,着力争创“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区”等战略目标。电子信息作为泸州新兴产业的首要产业,我们更应坚定发展信心,以敢“闯”的勇气,善“创”的智慧,实“干”的作风迎难而上,赶超比拼赛速度,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锚定目标,蹄疾步稳。

聚焦电子信息制造领域。依托高新区、自贸区、江南科技产业园和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一业四园”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智能终端(含手机及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计算机等四大先进领域,着力构建“高技术、高增长、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聚焦数字经济战略前沿。要加快大数据等新基建建设。要高水平建设5G和光纤超宽带“双千兆”网络,力争全市5G基站达到6000个,城区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8个。要创新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引育一批软件产业高端人才、打造一批软件产业集群园区、培育一批关键软件骨干企业。要聚焦信息安全产业,构建信创产业要塞。以中电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发挥中国电子PKS生态优势,强化产业生态引进培育。

打造“尖兵”企业

抢占细分领域制高点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川渝两地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渗透范围最广、经济增长贡献最多的万亿级支柱产业,成渝地区已成为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泸州背靠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两万亿级大市场,抢占细分领域制高点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3月23日,在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工作推进会上,泸州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被授予泸州市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链主”企业称号。

微信图片_20230328081605.jpg

向“链主”企业授牌

“通过迭代升级,我们的机台产能已提高至传统设备的 3-10 倍。经测算,项目7000万只产线与原1000万只传统产线耗电相同。”作为“链主”企业的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

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泸州纳溪区经开区,主要从事石英晶体谐振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建设完成全球晶体行业首个智慧工厂,整板制造、激光封焊等技术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拥有12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022 年,获评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李强表示,公司将以晶体行业创新先驱者为己任,做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石英晶体制造供应商,推动中国电子行业提质增效,为泸州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为“链主”企业的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是泸州市电子元器件产业从无到有的践行者。该公司目前月产各类电容器28亿只,2022年实现销售5.94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470余万元。

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汉武告诉记者,圣融达成立三年来,始终坚持把做大做强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抢占产业高端作为发展第一要务,一直致力于为下游电子信息各领域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续性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作为链主企业,张汉武表示,圣融达仍将通过统筹发展、生态发展的理念,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龙头引领,做好以商招商,为实现产业链规模支撑和产业链完整性而努力。

抢占细分领域,“链主”企业龙头带动,“尖兵”企业时不我待。

大招商大服务

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3月23日,位于泸州市纳溪经济开发区的泸州欧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上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对即将出厂的产品进行细致检查。

微信图片_20230328081608.jpg

华为大数据中心

“公司复工复产后,大批量的订单纷至沓来,用工成了企业的发展困扰。了解到情况后,我们随即从多方面做出行动,支持企业留员工、稳生产,在人才奖励、金融扶持、科技创新、特色培育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泸州纳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赵丽玲告诉记者,该区从促进生产稳定、助力增产增效、保障用工稳岗等多个方面合力攻坚,为企业生产创造“暖环境”、提供“热动力”。

“在管委会的帮助下,我们的困难得到了圆满解决。公司客户群体在沿海一带,现在每天的产量在20万只以上,已经全面复产正常生产。”泸州欧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本奎说道。

纳溪经济开发区服务企业只是泸州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汇聚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发展强大合力的一隅。

扶优扶强存量企业。持续实施《泸州市制造业优势特色企业重点培育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鼓励企业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培育计划,引导优势特色企业强化质量体系建设,争创中国质量奖、四川省天府质量奖等,做靓“泸州品牌”。

培育培优增量支撑。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既招引产业链主要生产环节,又招引服务配套优质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产业链聚合发展的韧性和后劲。狠抓项目落地。要把优质高效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落实重大项目一个项目一套人马推动机制,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微信图片_20230328081611.jpg

长城电脑生产线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瞄准高端高质加快推进产品迭代升级。持续实施“酒城创新人才聚集行动”,统筹抓好企业家队伍、专业人才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夯实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优化完善服务保障。充分运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对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建立完善“一条龙”“一对一”保姆式跟踪服务、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专人负责对接等制度,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抢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细分领域制高点,泸州步履坚定,阔步前行。

(四川经济网记者  庞玉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