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国内率先实现跨平台车辆转向架检修能力 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核心能力再上新台阶

2023-04-11 19:29:33 稿件来源: 编辑:王颖校对:董豆豆责任编辑:张萍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11日,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了解到,近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首次C级修的列车转向架在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成功验收交付,标志着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跨平台车辆转向架检修线正式建成投产,意味着“整车+转向架+大部件”车辆检修核心能力布局基本完成,将有力推动成都轨道交通车辆装备产业链实现提能升级,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再添新动能。

准备检修的地铁列车

据了解,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是西部地区首个具备城轨A型电客车自主检修能力的维保基地,由成都轨道集团下属轨道产投集团与中车四方、中车长客合资成立的成都中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在成都地铁元华车辆段内投资建设,检修库建筑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已建成8条检修线,已具备车辆总装、调试、涂装、转向架检修、牵引外部风机检修、贯通道检修、齿轮箱检修、车门检修功能。

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

建成投产 智慧工厂核心能力上线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的走行部,犹如人的双腿,是轨道车辆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影响车辆运行品质、动力性能及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车辆检修的核心能力。

为有效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大线网运行的车辆架修需求,成都轨道产投集团围绕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要求,加快构建“1+N” 城轨智能维保体系,依托中国中车先进的车辆检修技术和成都轨道交通线网架大修基地资源,统筹谋划车辆架修核心能力建设,立足原有的“整车+大部件”检修基础,主导投资建设本地城轨车辆转向架检修生产线,促进自主化车辆转向架等核心技术资源转移落地成都,建强轨道交通车辆维保核心能力,打造本地智能运维综合服务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体系。

据了解,转向架检修生产线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成都轨道产投集团通过多方协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式,克服高温限电、疫情封控等不利因素和项目工期紧、设备种类广、技术要求高等诸多困难挑战,推动该生产线于2023年2月竣工,并于今年3月正式开展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车辆转向架的检修工作。

该转向架检修生产线占地1.2万平方米,涵盖拆解、清洗、检修、探伤、装配、试验等转向架检修全过程。

“转向架检修生产线的投产,意味着轨道装备智慧工厂实现了转向架委外检修向自主检修的跨越式发展,填补了轨道装备智慧工厂车辆关键核心部件检修业务的空白。”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相关负责人说道。

生产线旁的显示屏实时监控

智慧高效 助推车辆维保提质增效

走进转向架检修生产线,天车来回移动,转向架纵列于待检区域,叉车、小拖车穿插作业,高效完成各项工序流程,生产线旁的显示屏实时监控和展现生产工艺流程……繁忙的生产线背后,体现的是更高的检修质效、车型兼容度以及智慧化检修水平。

记者了解到,本次投产的转向架检修生产线可兼修A型、B型地铁车辆以及时速140公里市域列车,在国内轨道车辆转向架检修线中尚属首例。

“我们在投资车辆转向架检修线时就把兼修能力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它的建成投产不仅搭建起了轨道交通车辆厂间检修合作的平台,下一步将统筹整合成都轨道线网检修基地资源,全力打造国内城轨车辆智慧检修合作的行业示范”成都轨道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向架检修生产线

据了解,本次投产的转向架检修生产线率先引入了MRO(城轨检修系统)等多种数字化、信息化检修设备,打造产线数字化集成系统,可以在信息大屏上实时显示产品新造、运营、维保、检修等各环节信息,有力指导现场生产。数字化方式的引入不仅打通了生产制造各环节数据链接,实现了工艺、采购、生产、质量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有序协同,更实现了检修管理手段由事后检修、计划检修向预测检修、精准检修迭代升级,全面提高生产智慧化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