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在成都金堂,有一座全球光伏行业的首个5G“超级工厂”:走完长达300多米的参观通道,只见身着白色、蓝色、粉色、黄色等不同颜色服装的工人们在设备屏幕前操作系统,车仓里机械臂有序挥舞,IGV智能小车自动将物料送到下一个仓加工……“超级工厂”的科技感“名不虚传”。
怎样才能称为“超级工厂”?在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借助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生产线每天24小时不停工,能生产500多万片太阳能电池片,不仅如此,机器还完全降低了人为干扰的因素,使生产几乎零失误。
“5G”如何赋能“超级工厂”?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在接受5G加持后,即使与同等产能的通威智能制造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也提升约161%,产品关键指标更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成为了四川的5G先进制造业典范。
金堂基地的生产车间
“我们的生产线上共有10道工序,包括制绒、扩散、退火等,它们被切割成模块化的生产环节,每道工序的机器手臂都集中在一个类似火车车厢的仓里。在基地里,电池片全部由智能制造系统规划加工,靠机器自动生产,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完全降低了人为干扰的因素,使生产精确度几乎能做到零失误。”车间里,工作人员穿着一身无尘服,刚检查完电脑显示的生产数据,“我们现在在车间只负责设备维护、数据监控等工作,以确保电池片符合质量要求。”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电池片生产优化升级,人力不再用来搬运重物以及进行重复性的劳动,这就尽可能精简了生产车间员工。
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总经理助理庞三凤以数据证实了这句话,“2021年规划金堂基地时,我们就采用了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与公司其他生产线相比,金堂基地5G产线用工减少约62%,他们可以24小时轮班保障产品生产,这提高了人均产能,降低了用工成本,使我们建成了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超级工厂’。”
金堂基地加之合肥、双流、眉山、彭山四大基地及通合项目,截至2022年底,通威太阳能电池片产能规模已超70GW,连续6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片的“四川智造”。
工作人员在检查生产数据
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与通威太阳能大力推进车间数字化离不开关系。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赋能各行各业的变革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通威太阳能在新时代,又如何适应这一变化?
答案是,让5G和光伏行业碰撞出 “火花”。
“在金堂基地,我们以5G助力光伏加速数字化转型,铸就了全球先进制造业标杆项目和样板工程。与传统车间相比,5G智能制造突破了行业发展瓶颈,使电池转换效率、A级率、碎片率、非硅成本等关键指标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总经理助理庞三凤解释道。
“你看,在车间里不停穿梭的IGV智能小车是我们运用5G的另一实例。”庞三凤说,正巧,一辆机器小车“气势汹汹”地朝记者奔来,又乖乖地停在脚边,原来这些IGV智能小车还有自动识别障碍物的功能。“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每道工序各自集中在一个车仓里,运输仓与仓之间物料的,正是利用了5G高带宽、低时延、抗干扰优势的IGV智能小车。”
据他介绍,目前,金堂基地目前共有32条生产线,与同等产能的通威智能制造生产线相比,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产品关键指标也更优异,提高了通威太阳能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5G进一步开展应用,通威太阳能还将以金堂基地为试点,在蓉建设辐射中国西部地区和面向欧洲市场的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我们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助力四川打造光伏千亿级绿色产业集群。”庞三凤掷地有声。
金堂基地的展厅沙盘
看通威,它拥有领先的规模、技术、成本、质量优势,其光伏产业链与创新链正深度融合。
看四川,龙头引领、上中下游配套齐全、布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正加速成势。
2023年,四川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引擎,全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先进材料作为我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将继续做大晶硅光伏、稀土等特色优势材料。
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以来,四川已发布了《四川省工业“珠峰攀登”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成(都)乐(山)眉(山)晶硅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1月,四川又布局建设乐山市晶硅光伏产业等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眼下,成都布局中高端光伏电池组件研发制造基地,发展总部经济;眉山打造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做大产业规模;乐山重点布局高纯晶硅、拉棒切方等产业链上中游环节,夯实产业根基——四川把晶硅光伏产业努力培育为世界一流产业的蓝图越加清晰。
正是在六大产业提质倍增的计划中,以通威太阳能为代表的四川先进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还在强势领跑,用智能制造、5G赋能,为四川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写下生动注脚。
(四川经济网记者 兰爽 李露萍/文 鲍安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