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区域 >新闻详情

农文旅融合 绘就诗和远方 自贡沿滩“五一”假期乡村游发展态势火爆

2023-05-10 10:43:16 稿件来源:四川经济网 编辑:陈思燕

“五一”小长假不远游,在家门口就可以寻觅到“诗和远方”。今年“五一”假期,自贡市沿滩区以“信步沿滩·五一狂欢”为主题,重点推出了古镇民俗类、农耕体验、研学拓展、“露营+”“音乐+”“赏花+”等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乡村旅游呈现火爆之势,成为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记者从沿滩区文广旅局获悉,“五一”期间,全区接待游客22.3万人次,同比增长62.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94.51%。全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超过2019年同期,这个“五一”,沿滩文旅产业兴旺。

古镇民俗 感受文化魅力

体验打铁、弹棉花、抬花轿、扎染、剪纸等民俗风情,品烘肘、蒸笼、豆花等乡村美食……4月28日,沿滩区仙市镇“五一”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节正式启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微信图片_20230510091244.jpg

“五一”假期古镇人气“旺”

仙市古镇历史悠久,是自贡市较早获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一”假期,仙市镇以“古镇文化+乡村体验”为主线,开展了古镇草地音乐会、彩灯、龚扇、扎染和剪纸等独具自贡特色的非遗传承体验,以及小龙虾免费垂钓、美食品尝、徒手抓鱼、民俗展演、河畔集市、家风馆参观、版画展览、小龙虾啤酒节等活动。

当天一大早,寂静的古镇便开始热闹起来,三五成群的游客走进这里,逛铁匠铺、弹棉花、喝盖碗茶感受慢生活,井水豆花、炸焦鱼、烘肘、手工苕丝糖、棉花糖等特色美食搅动着人们的味蕾。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莫过于抬花轿体验,民俗表演者踏着青石板,抬着大红花轿,穿梭在古镇,非常吸睛,引得游客纷纷拍照。

“一般扎染分为五步,包括浸湿布料、扎、染色、洗浮色、晾干等。”节日期间,在古镇陈家祠,一堂生动的扎染课程上,老师一边介绍一边动手示范,“扎最为关键,直接关系到花纹的设计和成品效果,扎得越实越密,颜色就越少进入,留白多一些,图案也会比较清晰。”

微信图片_20230510091228.jpg

体验扎染文化

在老师的指导下,游客们或扎、或捆,忙得不亦乐乎。“今天和孩子一起学习制作扎染,发现扎染真的很奇妙,不但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学习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家长周先生说道。

据悉,节日期间,仙市镇共接待游客10.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900万元。

农耕体验 尽享田园乐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五一”小长假,市民郑女士和孩子在九洪乡瑞鑫火箭湖景区一起种下玉米苗,并声情并茂地诵读起古诗《悯农》,让孩子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家长和孩子们除了一起参与劳动实践外,还可以体验瓜果采摘的快乐。

稻田上空,一群白鹭展翅翱翔;稻田边,游客拿着竹竿悠闲垂钓;虾桶里,个个小龙虾张牙舞爪……“五一”假期,仙市镇大岩石村的虾塘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上千游客在这里钓龙虾、摸鱼,感受田园慢生活。

微信图片_20230510091236.jpg

摸鱼活动现场

今年,仙市镇积极发展大岩村村级集体经济,拓展虾塘7个,平整活动场地30亩,为乡村游蓄势。大岩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说:“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搭车’古镇旅游活动,推出‘大岩虾塘’龙虾垂钓品牌农旅,吸引了大约3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游玩,同时带动了农户增收,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现场的业态,也实现了我们以集体经济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初衷。”

在离仙市镇不远的永安镇中国彩灯之乡文化创意产业园内,游客们或三五成群或携家带口,体验草编、草雕等制作,尽享假期惬意生活。“五一”小长假,永安镇启动了以“五动一夏·活力永安”为主题的消暑欢乐季活动,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游客们可以全家一起参与搬砖一家亲、贪吃兔、袋鼠跑、牛拉车、犁地等趣味娱乐项目,还可以在观音湖景区围炉煮茶、烧烤露营、游船娱乐,或是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品各种特色小吃。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镇推出的夜间消费活动也是精彩纷呈,点燃了游客们的激情。乡村音乐节、篝火晚会、啤酒小龙虾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平均每天有1万多名游客前来玩耍,通过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文旅体验,充分激发了乡村旅游的消费活力。”永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研学拓展 涵养优秀品格

微信图片_20230510091233.jpg

研学拓展游

“五一”前夕,沿滩区中小学生研学线路正式发布,永安红色文化陈列馆研学基地、九洪乡瑞鑫火箭湖研学基地、乡愁馆等8个单位被确定为“第一批沿滩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4月20日,九洪乡瑞鑫火箭湖研学基地就迎来了一拨小客人,自贡市第二十六中学校的七、八年级学生在这里开展农耕研学拓展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讲解完如何安全使用工具的要领后,同学们就戴好手套、拿起镰刀,排着长队有序地走进油菜地里。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学生们左手握着油菜秆,右手拿着镰刀开始割油菜……经过一番辛勤劳作,割好的油菜被一摞摞垒在田地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如果没有亲身的体会,也许很难理解农民伯伯的辛苦,从今往后,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该校七年级1班学生王超说道,“虽然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小朋友们知道吗?由于森林砍伐、垃圾污染等诸多原因,我们的地球家园已遭到严重破坏。”近日,在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自贡汇西小学的60多名小学生跟随主讲老师脚步,通过观看循环经济知识展板和环保宣传短视频,深入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性和废料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不少学生还学到了一些垃圾处理小妙招。

在垃圾分类小游戏中,孩子们尽情展现敏捷的操作能力和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在愉悦和欢笑中巩固科学知识,树立环保理念。“真没想到1吨废纸就能造出850千克新纸,我今后一定不再乱扔垃圾,争做环保小能手。”学生代表李洋说道。

“此次研学活动,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环保、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带队老师表示,今后将持续开展研学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发现世界奥妙,促进全面发展。

“五一”小长假,研学游成为广大游客的新选择,了解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当地民俗风情、循环经济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据了解,假期前后,沿滩区共接待研学拓展学生1.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65.8%。

(卜一珊 冯妮娜 四川经济网记者 陈家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