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环保 >新闻详情

治水治山治废减碳 重庆这样让城市“颜值”高“气质”佳

2023-07-10 12:13:30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黄晓庆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 文/图)勇担“碳”路先锋的重卡、让污染源溯源精度提高80%的“巴渝治水”大数据应用系统、“花园”式的污水处理厂……近日,2023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及媒体采风活动走进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亮点地区,感受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绿色低碳发展新成效。

提效减排  

绿色能源携手先进制造 

“新出的迭代电动重卡纯电续航可以达到250公里左右,充电速度和家用新能源车一样快,刚刚我们才获得了100辆电动重卡的订单。”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红岩),该公司新能源平台技术专家钱云龙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打造了全新一代智能重卡——红岩H6,率先实现纯电重卡全系布局、氢能重卡行业引领。

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正在介绍新能源重卡相关技术情况

高效率、零排放的新能源是实现汽车产业结构、清洁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的选择之一。根据测算,一辆新能源渣土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百吨、氮氧化物近2吨、颗粒物排放约30公斤,减排效果显著。

瞄准绿色低碳发展的还有华能重庆两江燃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重大能源项目之一,华能两江燃机二期2×741兆瓦燃气发电机组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二期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2418兆瓦,年发电能力约10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1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0万吨。

“通过联合循环和能源梯阶利用,天然气发电效能利用率可高达70%以上,碳排放量只有煤电的50%。”华能两江燃机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能两江燃机低碳发展路子正越走越宽。据了解,去年9月22日,在生态环境部门的积极促进下,华能两江燃机与中国银行重庆两江分行签订3亿元3年期基建贷款合同。今年4月份兑现首笔1.2亿元贷款,有效降低了该项目融资成本。

智慧治水   

“空天地”大数据助问题“秒”处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切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邬伯昌向记者介绍九龙坡数智生态平台时表示,近两年来,区政府投入4000余万元打造数智平台,对九龙坡区内的水质概况、流域画像、入河排口、污染溯源、工作追踪等进行系统化监管。

同时,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的数智平台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巴渝治水”大数据水环境管理大数据系统实现了有机链接。

彩云湖

据了解,“巴渝治水”水环境管理大数据系统通过580个智能感知点、2200位现场巡查用户、7000平方公里无人机巡河排查、8.2万平方公里的卫星遥感解译,构成“空-天-地”一体的数字水生态智能感知网,实现了全市120条河流水环境状况的智能监控:1秒钟发现问题,1秒钟推送,1秒钟响应,最快8小时内整改销号,问题销号效率提高了80%。

此外,重庆建立了流域大数据“画像”指标体系,从水质量、水资源、水生态、水污染、水监管等多个维度刻画流域水环境的方方面面,为每一条河流量身定制“数字化管水一张图”,提升大数据分析研判能力,实现水环境“可视”“可查”“可分析”,为环境要素感知、污染分析和精准溯源提供数据基础。

九龙坡数智生态平台

在追求提升水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的路上,重庆形成水环境管控力“五色”评价机制,建立水环境问题“发现—交办—跟踪—销号—评价”闭环管理流程,问题处理由原来的10天缩短为2天,效率提升80%,有效提升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流域联防联控能力。2022年,推动临江河、龙溪河、梁滩河等河流水质根本好转。

数据显示,去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优,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高于国家考核目标1.3个百分点,实现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花园式治污”  

激活1500余个“无废城市细胞”

此次采风行,让记者倍感亮眼的是桃花溪治理大背景下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置身彩云湖污水处理厂,如同漫步公园,闻不到一丝异味。这得益于,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FCR工艺”,利用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

“这是重庆第一个花园式污水处理厂,构建了高度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实现水体污染物的自然降解与净化,相比传统工艺更节能、更低碳,更环保。”彩云湖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说。

彩云湖污水处理厂

如今,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投产,日处理污水3万吨,使彩云湖水质得到极大改善。通过系统治理,彩云湖、桃花溪流域及渔鳅浩入江口水质已由劣V类提升至IV类。

此外,本次川渝媒体采风团恰逢“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进医院”渝中发布活动。来自重庆生态环境系统4位发言人走进重医附一院,就无废医院创建工作与医院代表和市民展开对话。

医院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细胞”。据介绍,2019年,渝中区率先完成《渝中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技术指南》编制,开展“无废医院”建设试点。重庆市儿童医院成为首家无废医院。截至目前,渝中区共创建8个区级“无废医院”、2个市级“无废医院”。

 循环利用,把废弃物“吃干榨净”,激活“无废细胞”, 让家园更美好。在社会公众参与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目前,重庆全市累计建设园区、企业、社区、学校等“无废城市细胞”1500余个。

“铁腕治山” 

缙云山269个突出环境问题全部清零

据了解,2018年以前,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存在乱搭乱建、蚕食林地、农家乐无序发展等问题,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2018年,重庆打响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实行“铁腕治山”。

如今,走在缙云山北泉村,气派的农家小楼掩映在一片绿色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开。热情好客的黄女士邀请大家进屋参观,领着大家房前屋后转了个遍,她说:“没想到,能住进如此宽敞美丽的大房子。”

家住缙云山北泉村的黄女士正在为盆栽除草

其实,黄女士一家四口是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受益者。她们一家一年多前还居住在缙云山深处,基本靠农业为生,交通异常不便,房屋破旧潮湿,孩子上学也很麻烦。住进缙云山居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一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缙云山综合整治相当艰难,当时还组织了大量区、镇干部组成尖刀班,进入村里推进整治工作。”北泉村党委书记龙天真告诉记者,缙云山综合整治之前北泉村有农家乐28个,度假村7个,当时黛湖周边就有3个农家乐,违法违规建筑高达3万多平方米,另外村里还有5个农家乐需拆除。

据了解,缙云山综合整治,累计拆除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62万平方米,269个突出环境问题全部清零。未来,重庆市北碚区将持续深耕缙云山,遵循“山、清、水、秀”自然特征,深入实施“一心四片”发展战略,计划投资80亿元,实施产业及基础配套项目40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