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神人顶壘酒祭玉雕 古蜀文化(公元前2800—前1100年)龙溪玉
第一阶段
流行陶酒器,以馨、盂、杯、壶、叠、爵为主要器类,出现铜、漆酒器。
第二阶段
夏商和两周时期,流行青铜酒器,主要器类有爵、觎歪触、壶、尊、彝等。此外,也还有使用陶酒器的,如商代晚期以陶、爵为主的酒器组合,还有原始瓷、漆觎、漆和象牙杯等。
第三阶段
东周和秦汉时期,大体上是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并重,仍有陶酒器,还有少量金银、玉、瓷、玻璃、象牙等酒器。青铜酒器主要有壶、鉴、(岳+雷)、锤、销和合杯;漆酒器主要有耳杯、樽、危、扁壶枋。器形多为杯、壶之类。同时开始出现箭壶、骰子等各种娱酒器具。
第四阶段
魏晋至隋唐时期,瓷酒器日渐发达,包括有壶、尊及各式酒杯、杯子、注子、温碗等,玉酒器逐步繁荣,主要是耳杯、杯盏等。除瓷酒器和玉酒器主领风骚外,金银酒器也羽翼渐丰,争奇斗艳,器形主要以壶、盏、杯为大宗。漆酒器迅速败落,黯然失色。
第五阶段
宋元至明清时期,瓷酒器完美普及,主要器形有执壶、温碗、高足杯等,金、银、玉酒器光彩不减。
中国酒器主要分为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其它材质的酒器从未占据过主导地位。其发展和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新石器时期酒器
从质料上可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有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器形则有壶、尊、鬻、觚、罍等。
陶杯(新石器时代)
屏山县叫化岩遗址出土
壶(公元前3000—前2000年)
陶器,马家窑文化,红陶彩绘网格纹蛙纹,斜口双耳,盛酒器
双联瓶罐 四坝文化(约公元前1900—前1400年)
红陶器,盛酒器
夏商周三代酒器
夏朝时期的酒器主要是陶器和青铜器,少数为漆器。商代主要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另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漆器和铅器等。西周时期的酒器以青铜酒器为大宗,原始瓷酒器略有发展,漆酒器品类较多。东周时期漆器与青铜器并重发展,另有少量瓷器、金银器,陶酒器则较少见。
枭樽 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和田黄玉,高冠宽尾,酒礼器
盖樽 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和田黄玉,高浮雕四龙耳神人首盖,盛酒器
凫樽 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和田黄玉,隼盖虎食人纹,酒礼器
盖觥 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青铜器,龙首龙纹,盛酒器
兔樽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青铜器,兔形涡纹铭文,盛酒器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酒器
秦汉时期承东周遗风,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并重发展。北方着重青铜酒器,南方则更着重漆酒器。有少量金银、玉、瓷、玻璃、象牙等酒器,陶酒器仍有存在,多为大型贮酒器。
西汉末年和魏晋时期,青铜酒器逐渐衰微,漆酒器日益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以瓷酒器为主,有少量玉酒器,漆酒器则迅速败落。这一时期的酒器造型风格趋于生活化。
尊盘 春秋 (公元前770—前476年)
青铜器龙纹蟠虺纹,酒礼器
鹿樽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和田黄玉红沁,酒礼器
角杯(公元前202年—约前220年)
和田白玉,凤纹谷纹,饮酒器
爵杯 北魏(386—534年)
水草马瑙,象耳衔环出戬,饮酒器
隋唐时期酒器
隋唐时期的酒器以瓷酒器为主,金银酒器为辅。其中,隋代浮白釉和茶沫釉等白瓷、褐色瓷酒器,是这一时期开创出来的瓷釉酒器珍品。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酒器发展的黄金时代,新创制了一种令世人为之惊叹不已的新酒器品类——唐三彩。唐代瓷制酒器不仅品类较多,样式也极为新颖奇特,主要有联体壶、执壶、盏、注子、杯、碗、盅、双耳瓶等。
双龙柄双联壶 唐代(618—907年)
唐三彩,巩县窑,盛酒器
双龙耳瓶 唐代(618年—907年)
和田白玉,错金嵌宝石花卉纹,酒礼器
爵杯 唐代(618年—907年)
和田白玉,错金嵌红珊瑚花卉纹,酒礼器
宋元明清时期酒器
北宋是瓷酒器极盛的时代,各大官窑生产了大批精美的瓷制酒器。宋代很少金酒器,银酒器多鎏金。
辽、金及蒙元前期酒器多游牧生活特点,被汉文化同化后瓷制酒器多有宋代瓷酒器风格。辽金元时期酒器普遍向两极化发展,贮酒器形体较大,饮酒器则形体较小,贵族喜欢用玛瑙、水晶等珍稀原料制作小巧玲珑的酒杯。
明清是中国古代瓷酒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中期出现的“景泰蓝”制品,成为中国古代酒器发展史上新的奇葩。除瓷质酒器外,明代的帝王显贵还钟情于金银酒器和玉酒器。清代制瓷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瓷器除青花、斗彩、冬青外,又新创制了粉彩、珐琅彩、软彩、硬彩、古铜彩等。
双龙耳瓶 五代(907—960年)
瓷器,盛酒器
执壶酒盏 宋代(960—1279年)
瓷器,佳作矿山窑纹胎,饮酒器
酒壶酒盏 金代(1115—1234年)晚期
官窑天青釉瓷,饮酒器
盖瓶 清代(1636—1912年)
和田碧玉,酒礼器
(文字来源:中国酒都酒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