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简阳讯(宋林 记者 汤斌 文/图)金秋十月,稻穗飘香。近日,在简阳市禾丰镇天府农业科创园农林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新品种“清香优19香”水稻试验田迎来丰收,意味着又有一个新品种水稻将在简阳的田野上带来丰收的希望,为天府粮仓简阳片区注入新的活力。
“清香优19香”水稻试验田
走进简阳市禾丰镇元吉社区天府农业科创园,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美景画映入眼帘:在“清香优19香”水稻试验田,微风拂过,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腰,随风摇曳,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收割机在试验田里画着圈,将一束束稻子装进“肚囊”。
王富全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乡村振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他每天都要到试验田看他的“心尖宝贝”们。说起“清香优19香”水稻这个新品种,他无比自豪。
王富全说:“今年是第一年在简阳天府农业科创园农林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里引入新品种进行试验。通过田间表现来看,这个品种很适应简阳这个丘区水稻生产种植,其品质达到了农业行业使用稻品种品质一级米标准。”
“清香优19香”水稻试验田 “丰”景
据王富全介绍,“清香优19香”水稻还是一个“双香型品种”,它的父本和母本均带香味,从秧苗开始,就散发出带茉莉花的香味,产出的大米也是清亮剔透,煮出的米饭香味浓郁,让你吃起来心情愉悦。这款水稻不仅品质好,自带花香味,而且产量还高。
“清香优19香”水稻只是今年针对简阳丘区种植试验展示示范的十多个水稻新品种中的一个。去年示范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锦城优雅禾,俗称“天香稻”,今年已在简阳禾丰、平武两镇先期共推广1000多亩。为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技优势,实现科技助农增收,天府农业科创园项目专家团队还积极研究稻鱼综合种养、低效果园林改造及提质增效、林下食用菌或稻草覆盖种植土豆、高密度智慧水产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等,筛选出更多适宜简阳丘区的高品质新品种,提升水稻生产抗旱抗病虫及产量能力,为天府粮仓简阳片区注入新的活力。
“在生产的同时,我们尽量的组建全产业链,除了生产,我们还把加工、销售串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通过提升产业价值来创收。同时,还在坨东生态农场打造高品质的,属于简阳的稻米品牌,通过品牌营销,形成稻米全产业链。”王富全表示。
正在收割“清香优19香”水稻
天府科创园只是简阳全面推进“五良”融合工程的一个样板。“五良”融合是指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种农艺农机融合发展。近年来,在简阳的广袤田野上,旋耕机、播种机、无人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比比皆是;丘区的土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零星散乱的土地化零为整实现了机械化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耕种模式,已悄然转化为现代化农业耕种模式。这一幕幕都是简阳锚定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坚持“五良”融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最好见证。
据统计,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0.5万亩,预计产量39.53万吨;今年上半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67.65万亩;完成机播面积20.5万亩;完成机收面积33.28万亩;截至2022年底,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52.04万亩,2023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4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万亩。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简阳以现代种业、智慧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发展“十化”同步,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土壤健康,植种科学,高效高产,让“五良”融合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谋求粮食生产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带动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