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 庄祥贵 文/图)10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会上,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周福兰表示,回望过去二十年,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北川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历程,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子,一代代羌乡儿女接续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闻发布会现场
经济发展交出后发赶超新答卷
跃居全省少数民族县前十强
据周福兰介绍,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于2003年,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人文始祖大禹故里。二十年来,北川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2.19亿元壮大到2022年的94.47亿元,年均增速达11.38%。先后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从2016年起蝉联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前十强,2022年排名跃升至第7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41.7:24.9:33.4 优化至2022年的16.0:25.7:58.3,实现“一三二”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通航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北川通用机场全面完工,无人机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周福兰说。
此外,目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已经连续创建1个5A级、4个4A级和1个3A级景区,摘下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124.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12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35倍和151倍。
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9个,发布“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北川苔子茶、花魔芋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川苔子茶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2个,农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4.19亿元大幅增长至2022年的31.61亿元。
基础设施实现提档跨越新突破
即将全面进入“一机场三高速”综合立体交通时代
据周福兰介绍,2022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610公里,比2003年增加3200公里,202个行政村通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入户路通达率达95%以上。
其中,实施唐家山堰塞湖跨湖大桥等9座溜索改桥工程,G347、S313、S216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川西北重要进藏通道基本形成。九绵高速北川段年底即将通车,彻底结束北川不通高速历史,茂县至三台高速正在开展勘察设计,安州至北川高速已经进入工可阶段,不久后的北川,将全面进入“一机场三高速”综合立体交通时代。
北川同时大力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抽水蓄能电站、唐家山水库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周福兰回顾二十年来北川取得的发展成果
民生福祉取得幸福温暖新改善
脱贫攻坚和成效巩固工作连续7年为“好”
北川打响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大战,全县累计减贫20539人,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8年高质量实现国家级贫困县摘帽,脱贫攻坚和成效巩固工作连续7年进入全省“好”的行列。
同时,北川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东西部协作跨越山海,石椅村高质量发展引领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推动乡村全域蝶变,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羌乡大地处处业兴人和、美丽宜居。
北川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185元、18676元,是2003年的6.4倍、9.5倍,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全面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全国首家民营飞行学院开学招生,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高校总体录取率分别从2003年的30%、66%提升至2023年的70%、95%。医疗条件大幅改善,医联体覆盖率达100%。设立“禹羌情”专项救助基金,推广“乡村振兴保”,广大群众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民族事业步入团结奋进新时代
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北川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1个。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
民族文化绽放光彩,建成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上榜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获评“中国羌绣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申报“羌年”等10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万人跳沙朗庆羌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少年禹传奇》中华大禹超级IP入选全省“十四五”重点动画片选题规划。
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县政府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为“七五”普法先进单位。用好民族自治地区立法权,颁布实施10部单行条例,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走在全省前列。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连续6年位列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羌风民俗融入司法调解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心沐计划”被评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一幅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态环境焕发绿水青山新颜值
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北川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坚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累计投入资金20.48亿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年均达92%以上,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安全可控。
同时,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大熊猫、川金丝猴、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与人类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成色更足,率先在全市发布GEP核算报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590.03亿元。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北川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展现新气象
“360党支部”工作法得到中央深改办肯定并予以推广
周福兰表示,北川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云珍、全国人大代表余绍蓉等先进典型和新时期共产党人楷模兰辉同志。
持续用力抓基层打基础,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施“360党支部”工作法得到中央深改办肯定并予以推广。从严从实抓好作风建设,创新“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作风大整顿、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行动,收集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等,不断巩固维护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