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近日,“侯门雅器·宫保遗珍——崇州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特展”在崇州市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由崇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崇州市博物馆(市文管所)承办。
崇州博物馆依托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杨遇春宫保府而建,为罕见的在清代高官府邸内建设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为两进院落式布局,整体风格为中西合璧式。
《侯门雅器·宫保遗珍——崇州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特展》为崇州市博物馆2023年的重要临展项目,主要展示馆藏清代精品瓷器。经梳理,其中不少瓷器或与清代名将杨遇春及其家族有关,另有一部分瓷器规格较高、制作精美,能体现清代官宦大家族的生活与品位。
展览以“人”为中心,拣选41件精品瓷器,结合杨遇春经历与博物馆建筑,共划分4个单元,从“福寿之将”出发,将展品嵌入“生活之内”“书斋之中”“庙堂之上”三大场景中,以瓷器为媒介、以场景为舞台,带领观众进入清代官侯的生活,走近宫保府的日常。
展览虽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颇多。如“文物数字活化投影墙”“杨遇春大事记互动展项”“清代厅堂及书房场景复原”“瓷片‘福寿’打卡墙”“趣味集章”“福牌祈愿”等展项与展览延伸环节,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与观众积极互动,令广大观众真正参与到展览中来。
展览开幕近半月,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开展的前一天,崇州市学府街小学的同学们来到宫保府进行研学活动,有幸提前一睹展览的“芳容”。在展厅内,跟随讲师的讲解,同学们对崇州出身的名将杨遇春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也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瓷器相关知识。
同时,崇州市博物馆观众如织,近3000名观众参观了本次临展,不少人驻足欣赏精美的瓷器,并热情参与打卡、祈福、集章等活动。
崇州市博物馆作为区县级博物馆,长期立足社区,依托杨遇春宫保府和本地的文博资源,扬长避短,通过举办特色的临展和各种活动,积极寻求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本次展览的主体为瓷器,但意在表达瓷器背后的人物与故事,观众可以在感受瓷器之美的同时,也了解福寿之将杨遇春的故事,从而唤醒崇州人的文化记忆与本地自豪感。
(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