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美丽四川”看广安丨 广安山水工程45个大项目314个子项目全部完工 部分目标超额完成

四川经济网讯(实习记者 张肇婷 文/图)“广安山水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们进一步实施好‘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积累了重要经验。”10月20日上午,在“美丽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走近广安山水工程,聆听美丽四川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阳恺介绍了广安山水工程实施过程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的相关工作以及成效。

“广安山水工程是我省2017年成功申报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重大项目,涉及广安市华蓥市、邻水县、前锋区、广安区4个县(市、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森林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45个大项目314个子项目,目前项目均已全部完工,部分目标超额完成。”阳恺说。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阳恺介绍情况

“广安山水工程的实施,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显著提升。”阳恺介绍,在生态系统质量方面,完成污水管网建设876.2千米,新建和改建328处镇村级污水处理站,城乡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建成垃圾收运体系63处,治理畜禽养殖面源污染1638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4.50%,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居民用水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河湖综合整治效益明显,渠江及多条重点小流域水质稳中有进,渠江码头、御临河幺滩国考出川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搭建“3大生态功能区—6个生态功能亚区”生命共同体基本骨架,打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综合整治—湖泊综合整治—生态财富试点开发—能力及制度建设”7大联接关节,生态系统自然恢复速率和效果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得到增强。

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建成高标准农田0.76万公顷,沉陷区等地形地貌景观得以恢复重建,矿山地质景观得到明显改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83.48%。工程试点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廊道、森林生态网络、湿地生态监测网络、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生态网络高效畅通,流域水环境安全底线进一步巩固。

阳恺还透露,近年来,我省成功申报广安山水工程,“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冰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若尔盖山水工程”),其中广安山水工程已实施完成,若尔盖山水工程正有序推进。目前,“若尔盖山水工程”生态环境领域共5个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和1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其中2个项目已竣工验收,2个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工程实施后,将全面恢复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每年新增固碳量4.56万吨、水源涵养量3.33亿立方米,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