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全国知名作家丹巴行·访谈③|周啸天: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打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美人谷”

2023-10-29 16:36:3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董豆豆责任编辑:张萍审核:张瑞灵

“”丹巴,是“大渡河第一城”。大金川、革什扎河、牦牛河、小金川、大渡河5条河流,以丹巴县城为圆心,呈“漩涡状旋钮构造”,梅花状向四周散开,5条河,5个峡谷,处处是美景。

丹巴,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拥有“古碉·藏寨·美人谷”三张响亮的名片,以及独特灿烂的嘉绒文化、东女文化、西夏文化,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探寻。

10月26日-27日,2023中国四川嘉绒藏族风情节期间,丹巴县委、县政府携手四川经济日报社开展“全国知名作家丹巴行”主题采风活动。来自全国的知名作家走进丹巴县,感受丹巴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魅力,寻访“最美乡村”背后的文化力量,创作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让“中国最美乡村——丹巴美人谷”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从巴底邛山、甲居藏寨、中路藏寨到梭坡古碉群,作家们将足迹刻印在高山峡谷间,从地方主政者、选美大赛参与者、民宿老板到当地村民,作家们在对话中触摸“鲜活”的文化血脉。

作家们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一路探寻,思想的光辉与秋日暖阳相互映照,在层林尽染、云雾缭绕、似梦如画的河谷两岸闪耀。行程中,记者对部分作家进行了访谈,留存了名家眼中丹巴文化印象的一个个生动的片断。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周啸天: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打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美人谷”

IMG_7579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周啸天在丹巴县中路藏寨接受记者采访

当我踏上丹巴这片土地,仿佛就像正在阅读一章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诗篇。

高耸的山脉、碧绿的溪流、古老的藏寨……这些自然风光宛如天然的画卷,每一处都让人心旷神怡。

我在丹巴所见的美,与其说是自然风光,不如说是人与自然、文化与传统之间和谐共生的结果。藏寨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道壁画,每一个传统仪式,都是历史的见证。而美人谷中的美,更是天地之间的诗意表达,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作为文学教授,我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丹巴“古碉·藏寨·美人谷”的独特景观,背后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景色的美,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对我来说,此次丹巴之行,不仅仅是一次采风活动,更是一次对于文化、传统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IMG_7557

美丽的中路藏寨

要发展旅游产业,文化赋能是关键。单纯的自然之美,未必能够吸引现代人。在这个资讯满载的时代,如何引导大家的目光转向丹巴,是值得探讨的议题。我觉得,要想推进丹巴的旅游业,最要紧的是如何打造和传达一个独特的文化形象。丹巴已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以使用诗歌和古文等形式来进行有效宣传。

在丹巴的这些天,我前后参观了巴底邛山土司官寨、甲居藏寨、中路藏寨等地,感觉一切在丹巴这片土地上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面对如此的美景,我突然想起已故四川诗人赵洪银所写的一首绝句,题为《丹巴女》:“明丽丹巴女,嘉绒彩绣衣。未老莫相见,相见惹相思。”这首赞美丹巴女的诗,第一,写出了心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谓人见人爱。第二,写出了自持,即发乎情、止乎礼义,不是一把拉住别人的手不放。人不到老,自持谈何容易。第三,写出了俏皮,不怪自己乱想,反怪丹巴女太美,是无理而妙。第四,写得在理——女人怕老,白居易说“红颜未老恩先断”、何况已老,又是有理而妙。全诗既有人情味,又有对人性的揶揄。在2023中国四川嘉绒藏族风情节中的选美大赛中,我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丹巴姑娘的自信与美丽,不仅仅代表的是她们自己,更代表了这片土地、这个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丹巴通过一些创新的旅游主题营销策略,不断打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旅游胜地,擦亮“中国最美乡村—丹巴美人谷”金字招牌,推动当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我相信,当人们真正深入了解并体验到丹巴的文化和历史时,一定能真正地为这片美丽的土地所吸引。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露萍/文 乔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