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今日17:27,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的《地理中国》“巴蜀江城”系列第八集,聚焦了“诗圣”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创作生涯,深入探讨他在此地所创作的多首诗作。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游侠杜甫》作者彭志强作为主讲嘉宾,带领观众深入解读了杜甫在梓州创作的背景和心路历程,领略杜甫在梓州留下的诗意足迹。
在节目中,彭志强谈道,根据现存的杜甫梓州时期诗歌,杜甫曾居住在梓州的客亭或客旧馆,可能是郪县客馆,是官方接待宾客的宾馆。然而,梓州郪县客馆的具体位置至今无迹可寻,杜甫在诗作中的描述,如《客夜》中的“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则暗示了他居住处近江且夜晚能听到江声的情景。彭志强根据文学及地理角度的推断,认为杜甫梓州旧居位于今天临江的三台县北坝镇一带。
关于杜甫在梓州的创作情景,彭志强进一步解读了杜甫在《客夜》中描述的时间和情绪。他指出,杜甫描述的“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可能发生在下半夜临近黎明时分,意味着他在夜晚无法入眠,感受着深沉的忧愁。根据对月相的观察,杜甫诗歌中提到的“残月”正是下弦月,呈现在后半夜和黎明时分的东边天空。这些诗句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牵挂、对困境的担忧以及失眠带来的痛苦。
彭志强的解读引发了对杜甫诗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对其生活环境的探索。他对诗中时间、情感的分析为杜甫诗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他表示,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在他的诗作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叹,更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家国情怀的思考。在梓州的岁月里,杜甫经历了诸多风云变幻,对他的创作和心路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彭志强认为,杜甫在梓州的创作既是对时代苦难的感悟,也是对家人思念的抒发,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表达构成了杜甫诗歌中深邃而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