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龙泉驿智造”机器人罗马机场展示独门绝活,让中国智造站在世界级的机场平台开启世界级应用。
全球首台,AI汽车机器人极越01开启成都首批用户交付,标志着龙泉驿开启自动驾驶汽车新时代。
下线首发600台,续航1200公里,龙泉驿再添新能源重磅车型……
今年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深入落实“产业建圈强链”“制造强市”等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产业兴区、制造强区,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用一批批标志性成果,全面践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宏伟蓝图。
同时,一大批项目接踵而来,成就着成都的“龙泉吸引力”,在前不久举行的2023龙泉驿区产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金额195.33亿元,涉及汽车、文旅、商贸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发挥“强链补链延链”作用,为龙泉驿区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大势能注入澎湃动力。
极星3汽车
目前,龙泉驿区作为成都市汽车产业的主要承载区,正以“六大功能片区”中的龙泉驿汽车城片区建设为抓手,加速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奋力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
点燃“主引擎” 做优做强“制造强区、开放高地”
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从概念来说,新型工业化指的是不断适应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新型工业化强调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性化生产这几个要素,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
实际上,对于龙泉驿区而言,汽车产业无疑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从龙泉驿汽车产业之“新”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建成投运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拥有9大功能区、266个测试场景。航天模塑资产重组于2023年6月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搭建起全省航天技术向智能汽车领域转化的唯一上市平台,成功进入小米汽车供应体系,全区现已聚集智能网联链属企业61家,培育本土全国百强零部件企业1家。
从企业发展质量来说,经过区(市)县推荐、专家评定,2023年成都市最终认定智能工厂35个,数字化车间73个,龙泉驿区交出4个智能工厂、13个数字化车间的优秀答卷,累计培育8个智能工厂、16个数字化车间,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其中,龙泉驿区企业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中创新航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立邦涂料(四川)有限公司、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上榜2023年度市级智能工厂名单,成都一汽富维延锋彼欧汽车外饰有限公司、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联虹钼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上榜2023年度市级数字化车间名单。
纵观龙泉驿汽车城片区全域,汽车产业作为该片区的主导产业,全年整车产量超100万辆、产值突破2000亿元。截至2022年,成都已经聚集超过30家知名整车企业,近1000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汽车年产能超过200万辆。
“链主”带动 加快构建7大重点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龙泉驿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实施“链长制”,编制产业空间利用规划和产业图谱,开展链主链属企业招引、高能级平台建设和产业生态优化攻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7大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
与此同时,产业建圈强链正源源不断为龙泉驿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能与活力,“一干主导、两业融合、多元共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作为龙泉驿区“链主”整车企业之一,一汽丰田成都工厂是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整车合作项目。目前,成都工厂已导入丰田汽车公司全球最新TNGA生产平台,具备商用车和乘用车生产资质,在产柯斯达、亚洲龙车型。
今年2月27日,龙泉驿区与一汽丰田再次“牵手”合作。根据协议内容, 一汽丰田将对成都工厂进行绿色制造工厂升级改造,并导入搭载丰田最新混合动力系统的SUV车型,预计年产可达3.6万辆。下一步,双方将在原有良好合作基础上,加快推动一汽丰田绿色转型,带动配套企业聚集,助推汽车产业建圈强链,实现共同发展。
时隔不到一天,好消息再次传出,2月28日,沃尔沃汽车纯电新车型及成都基地在产车型优化升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这也标志着龙泉驿区与沃尔沃汽车的战略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双方将进一步深度合作共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新征程。
2022年,龙泉驿区整车产量98万辆、汽车产业产值154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4万辆、同比增长36%。在汽车“引擎”的推动下,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5.7亿元,区域经济总量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县级行政区首位。
从2023年数据来说,1-10 月,龙泉驿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 17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3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15个,一汽大众、沃尔沃等链主企业成功转型升级,飞速带动主导产业上下游聚链发展;德赛西威、踏歌智行等重点项目强势入驻,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杉杉国际、健林药业、凤栖东山等项目加紧开工建设,“一主多元”的产业生态体系更加完善。
在强化领军人才与技能人才引育方面,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个,3家单位成功创建市级博士后科研平台;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14个,新增技能人才 7945人、总量达23.7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 8.1 万人。
此外,在金融支持方面,经开产投基金新设子基金2支,累计达19支、总规模 410.9 亿元,子基金新投实体项目12个,累计达89个,投资总额118.63 亿元;持续推广政策性金融产品,“蓉易贷”新增获货企业 853 户,金额11.78 亿元。
产业智能化 智能网联产业加速成势
为什么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打造无人自动驾驶示范线
当前,汽车行业驶入“下半场”,正经历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掀起的新一轮变革。作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智能网联汽车备受瞩目,且市场潜力巨大。龙泉驿区作为汽车产业中佼佼者,已经踏出了智能、智慧汽车领域的第一步。10月30日,龙泉驿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运营正式启动。市民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即可免费体验自动驾驶出行。这也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一步步融入龙泉驿的城市生活。
如何实现自动、安全驾驶?经开产投(智能网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泉造”自动驾驶车辆车顶一圈和车身上共装有多个激光雷达、感知相机和毫米波雷达。这些设备就好比人的眼睛,可以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盲区进行识别,也能及时掌握行驶中的路况。
有了感知系统还需要“大脑”发出指令,操控车辆自行安全驾驶。该负责人介绍,自动驾驶车辆的“大脑”就是位于车厢中的“中央处理器”,集合了车载V2X单元(OBU)、视觉处理单元、惯性导航测量单元和工控机等,所有指令从这里计算完成并发出,最后由车厢中改造加装的“线控底盘”来执行“大脑”发出的一系列命令,实现安全的自动驾驶。
“聪明的车”离不开“智慧的路”,车路协同发展已经成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龙泉驿区围绕交通、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等场景,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达391公里,完成打造总计约55公里的示范应用运行线路,依托40个具备感知能力的路口、140公里C-V2X网络连续覆盖道路,全域推送红绿灯网联信息,初步实现了车路协同的应用。
提高智能网联时代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云”。目前,龙泉驿区以“1+N+3”总体架构体系搭建完成了智能网联与智慧交通融合的车联网服务云平台。即,以1套智能网联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提供车、路接入,高精地图、定位服务、车路协同评测等服务;支撑智能网联精准公交、低成本广覆盖车路协同、一体化出行服务、智能后视镜车路协同、路侧基础设施评测等N类场景应用示范;具备运营管理、民众体验、成果展示等3项核心能力。
“示范运营场景,不仅赋能龙泉驿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助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后续我们也会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龙泉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龙泉驿区汽车局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汽车城片区已建成近40万辆新能源整车产能,极氪X、领克06EMP等新能源车型下线投产,沃尔沃XC90EV/PHEV、极星等新能源高端车型成功导入,中航锂电、亿纬锂能2个百亿级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100GWh生产能力,华川电装、阿尔特等30余家电机电控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营造优质环境 厚植西部地区投资沃土
值得注意的是,龙泉驿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营商环境、招引政策支持。“2023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暨制造业立市苏州论坛”中,龙泉驿区获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党委书记、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张铁斌作为“幸福企业家”代表,参加了论坛活动,并为龙泉驿区颁奖。
企业的幸福感是否充盈,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在论坛主题演讲中,张铁斌分享了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与龙泉驿区十多年来“双向奔赴”的故事。其中,就藏着龙泉驿企业家的幸福密码。
作为第一家入驻龙泉驿区、落地发展近15年的整车企业,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的负责人和广大职工,对在龙泉驿生活和发展的幸福感,有着深切的体会。张铁斌认为,“企业家的幸福感来源于政企双方撸起袖子加油干。”
近15年的时间里,在区委、区政府和一汽-大众等驻区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龙泉驿区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在国际汽车大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的汽车城。在携手共进的征程中,一汽-大众人时刻感受着龙泉驿区委、区政府的满分服务。
十多年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快速发展:创造了单一工厂年产70万辆的“产量奇迹”,刷新了56秒下线一台整车的“龙泉驿速度”;至今,公司已累计实现整车生产600万辆、产值超5000亿、税收超500亿,带动大众发动机、大众平台、富维等近百家配套企业落户龙泉驿区。作为链主企业,一汽-大众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张铁斌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作为企业来说,只能感觉到服务好企业是龙泉驿的“传统技能”,但作为龙泉驿相关单位来说,在这背后的责任一整套服务制度流程在起作用。
据龙泉驿区汽车产业相关单位介绍,在深入研究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目标要求后,结合龙泉驿区实际优化调整区级产业生态圈及重点产业链,进一步理顺“链长制”工作体系,建立完善“链长+产业链牵头单位+产业发展协同单位+要素保障单位”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二圈八链六片区N平台”产业建圈强链实施路径。
具体来说,围绕“链主”需求做好企业服务。首先是强化链主企业“一对一”专班专员服务,台账化管理链主企业困难诉求,促进链主企业深耕本地,带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其次是各产业链牵头部门应加大政策研究和对上争取,适时出台产业链扶持政策,积极争取《成都市建圈强链十条》等更多产业政策惠及全区企业。还要产业链牵头单位、招商单位应会同链主企业研究拟招引项目清单,引导链主企业以采购、销售订单优先权为导向,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本地落户,激发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力和聚合力,建强供应链本地配套圈,提升产业链韧性,做大产业链规模。
20多年来,龙泉驿区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倍增发展,在全国汽车制造版图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产业建圈强链”“制造强市”战略部署下,龙泉驿必将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之地位。
未来,龙泉驿区将全力聚焦促进项目招引落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跟踪服务,完善协调服务机制,推动签约项目早竣工、早投产,促进资源向项目汇聚、要素向项目集中、政策向项目倾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龙泉驿篇章。
同时,随着成都大运会的圆满成功举办,龙泉驿区成功登上世界舞台,城市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已成为成都市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最具投资潜力的热土。
东安湖活力城片区美景
(本版图片均由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