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2023年11月,四川省公布首批返乡入乡创业示范乡(镇)、示范园名单,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广汉市三水镇、绵竹市孝德镇,四川德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德阳金山创新创业孵化园入选……
穿过罗江白马关风景区,走上田间小道,眼前的风景切换成了一片田园风光——果园柑橘挂果散发着清香,草莓坠地红艳诱人......在80后农场,不少家庭正在采摘水果、滑草玩耍、聚会聊天,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宝藏聚集地。
80后农场,是何骏、张印森、代坤洪给三人合伙事业起的名字。他们说,80后农场的80后就指的是他们三人,从童年走到青年,从辞职到一起创业,从同学到合伙人......
“农场原来就是一片撂荒地,我们三个人就拿着农具、尺子、竹竿,沿着这一大片荒地,一点点开垦。”何骏回忆起刚开始创建农场时候的样子。
何骏、张印森、代坤洪,三位80后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分别成为了记者、市场总监和设计师。2015年,他们相继辞职,回到罗江区白马关镇,决心上演起乡土版的“中国合伙人”故事。
“白马关镇是咱们罗江有名的景区,选择在这里创业是因为镇子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和我们的创业想法不谋而合。”何骏介绍道。
税务工作人员实地走访
如今的白马关镇,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的遗址所在地,也是集文化观光、旅游购物、运动养生、休闲娱乐、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随着农文旅融合产业迅速发展,白马关镇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了广袤空间。
“在农业方面,我们实现了一年四季有果吃、有果采,在教育方面,我们联合罗江区内的小学开展农业实地教学活动,并开发了20余套农业研学课程,在旅游方面,我们的滑草场已经累计接待了30余万人次。”据何骏介绍,返乡创业后,他们3人通过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和科学管理,不仅打通了高端水果种植产业的生产端、流通端和二产深加工端,同时专业、趣味的农业研学,丰富的乡村旅游,也使得农场在农教旅方面全面开花。80后农场,也从起初一个占地不足70亩、只有单一水果种植项目的小农场,发展成了如今占地400余亩的综合性农场,涵盖集旅游休闲、户外运动,精品水果,种养结合、农业研学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80后农场在创造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还不断发挥辐射效益,连续7年免费为当地农民提供果树技术培训,提供稳定就业岗位80个,2015至2023年累计发放劳务报酬700余万元,支付土地流转费300余万元,入园务工的农户年均增收1.8万元。通过产业园分红、支付土地流转费,吸纳附近村民务工等方式,不断促进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我们也是从创业阶段过来的,知道这一路有多辛苦,创业过程中税费优惠政策带来的红利能够减轻我们的部分经济压力,也激发了我们的创业热情。”据何骏介绍,80后农场创业至今,已经累计享受了超59万余元的税收优惠。
作为成功创业个体,80后农场还积极传授创业经验,结对帮扶本地15家农业经营主体,帮扶产业项目面积超过2000亩。“有政策全力支持我们创业,当然也想要努力帮一把同道的伙伴们。”何骏说。
近年来,80后农场连续与罗江区内的三所院校签订了创新创业合作协议,建立了德阳乡村振兴研究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并帮助孵化农旅创业项目。2022年,三位合伙人指导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开展创业项目选培,成功带领1名应届毕业生孵化“林下养殖”创业项目。
助力大学生创业,当地税务部门和80后农场不谋而合,连续3年开展“春雨润苗”行动,与当地工商联合会、高院合作,共同成立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税费服务站,为就业创业大学生提供线下税务讲堂,线上疑难实时解答等服务;与团委、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青年创业培训,帮助高校毕业生打开创业思路,勇敢追梦。
“德阳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群体的服务体系,高效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深化多部门交流协作,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联系,为返乡入乡创业群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德阳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牟恬 钟正有)
(图片由德阳市税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