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让消费和投资实现“1+1>2” 代表委员有“金点子”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消费和投资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在1月22日开幕的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也是被关注的重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内需潜力怎么挖掘?消费和投资如何相互促进,产生“1+1>2”积极效应?

代表委员们就此展开讨论,建真言、献良策。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以新消费增长点吸引投资机会

细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消费加上了“有潜能”的前缀。

怎么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可以从消费新热点和亮点、消费方向与趋势和消费主力群体和入手。

2023年,随着淄博、哈尔滨旅游的火爆出圈,文旅消费成为新热点和新趋势之一,全国多地文旅部门纷纷跟进争抢人气。

刘洪.jpg

四川省人大代表、甘孜文旅局局长刘洪接受记者采访(乔薇/摄)

面对文旅“热”,四川省人大代表、甘孜文旅局局长刘洪却有“冷”思考。

“面对哈尔滨的成功,四川不能简单‘抄作业’。”刘洪说道,四川各地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各地找准当地最大特色,放出不同“大招”。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源和市场,要提供不同的产品,合力走出具有四川个性化,不可复制性的路径。

以甘孜文旅为例,甘孜积极打造非遗文化进景区、红色长征之路精品线路、具有民族人文风情的歌舞娱乐等旅游项目,将文化元素融入“吃住游购”等要素中,让游客在甘孜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雪山、草原、森林,还能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 。其次,还要做好相应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把人“留下来“,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温111.jpg

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雪倩接受采访

在消费方向与趋势上,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雪倩在她的领域有了新的发现。

“研究我国目前的文旅消费市场,我发现了几个特征:游客数量增加了,消费却降低了;消费数量多了,总价却少了;出游人数多了,旅行社等中间服务商却少了。”温雪倩说到,针对这种现状,她建议,我省可以积极拓展山地运动、冰雪运动、医养康养、民族探秘、文化、乡村等一系列自然人文的高端度假产业,激发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欲。

同时,她还建议,在现有文旅消费产品基础上,加大支持文化赋能“四川造”、“成都造”消费品,提升文旅游消费产品供给。借助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赋能文旅产品,不断拓宽延长文旅产业链,吸引新投资机会。

从消费群体看,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性价比的追求,掀起了“国货”“潮牌”“平替”等消费浪潮。我国近3亿的老年人口对康养、照护、慢病管理等养老消费需求也孕育出银发经济的蓝海。

“四川的地理环境优越、康养资源丰富,医疗产业发展迅速,让我看到了无限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围绕解决老龄化问题增加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扩大老年助餐服务等内容坚定了我立足四川的发展信心。”受邀列席四川省两会的台胞代表,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科创委员会秘书长、德阳市养老行业协会文旅颐养专委会主委、盖德(成都)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冠云激动地表示,他希望能做两岸养老服务交流的桥梁,引进台湾优质团队及养老从业者来到四川,深度交流与探讨,合力为两岸的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内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壮大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这些新兴消费的不断涌现,将会激发新的投资热情,吸引更多投资机会。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以重点投资项目激发消费潜力

消费和投资是相辅相成的。当消费和投资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就能起到“1+1>2”的积极效应。

而项目是投资的有效抓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投资项目范围作了进一步明示:统筹“铁公水空”全面发力,持续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积极争取国债水利项目。

其中,交通建设是省人大代表、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洛子布哈关心的内容。他来自峨边彝族自治县,据他介绍,境内黑竹沟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是小凉山旅游圈的重要资源和核心引擎。

目前,进入景区仅有S309一条主通道,交通要素制约了景区的加快发展。因此,他建议,结合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由专业国企参与合作投资推进已纳入规划的G245改线、S311早日开工;将S309-S311黑竹沟联络线新建工程纳入S311省级路网规划。

“如果这些项目顺利建成,峨眉山景区至黑竹沟景区的时间将由2小时50分钟缩短至55分钟,峨边县城至黑竹沟景区的时间将由1小时20分钟缩短至约25分钟。”洛子布哈告诉记者,沿线6个乡镇12万人将直接受益,峨边、马边、美姑三县区域和小凉山旅游圈路网将更加完善,大峨眉交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效应更加彰显。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则是省人大代表、阿坝州金川县勒乌镇勒乌村会计毛秀珍关心的内容。

“阿坝州太阳能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根据最新《阿坝州光伏资源普查及基地规划(2023年本)》显示,全州光伏规划项目总装机规模达8039万千瓦。特别是位于州域北部的红原县、阿坝县和若尔盖县,规划装机规模分别达2295、2285和205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毛秀珍告诉记者,她建议,将阿坝北特高压和若尔盖500千伏、阿坝县500千伏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将阿坝州黄河上游生态治理新能源基地、大渡河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和阿坝州国家级清洁能源红原示范基地纳入国家“大基地”光伏项目。希望能通过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以能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百姓增收。

李局.jpg

省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接受采访

同时,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税收政策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

省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表示,2023年,全省税务系统预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860亿元,有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宏观经济回升向好。

2024年,四川省税务局将进一步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增强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税收优惠的确定性,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投向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投向六大优势产业,更好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工业兴省、制造强省、数字强省蓄势赋能。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霁玥 张肇婷 胡敏 张诗若 唐千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