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海阔天空凭鱼跃。在经历了短暂的阵痛之后,眉山工业的脉搏再次跳动得强劲有力,重新驶入高速发展的轨道。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工业重回全省第一方阵。最具说服力的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6%,居全省第1位。一年的时间,从“差等生”到“优秀生”,眉山工业如何精准发力、华丽转身,新年伊始,记者走近眉山,切身感受眉山工业“翻身仗”的“缕缕硝烟”。
甘眉工业园区
老树发新芽 存量求新谋突破
2023年10月19日,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套单线年产10万吨三聚氰胺装置正式投产。据悉,这是继2009年5月24日之后时隔14年川金象再创世界之最。目前,该装置各设备运行平稳,工艺控制可靠,现场干净整洁。通过公司72小时初步性能考核,平均日产三聚氰胺超过300吨,高于设计产能;单程尿素消耗低于3吨;吨产品综合能耗低于200公斤标煤,仅为设计能耗的74%,行业标准先进值的33%。单线日产能和和各类消耗指标再次刷新世界行业纪录。川金象董事长雷林介绍,该项目从2022年11月22日至2023年6月,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工程建设,经两个月的调试,一次性投运达标,并经72小时考核完全达到设计能力。以“金象速度”再次创行业最快纪录。“川金象作为眉山本土成长起来的优质龙头企业,53年来,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快速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为眉山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眉山市委常委邹汝林表示。
无独有偶。在眉山市的丹棱县有这么一家企业,从最初的500万元资金投入,30个工人、40亩地起步的一家小公司,发展到今天资产总额7.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2.99亿元,总占地800亩、员工900人的一家集研发、生产 、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建材集团。2023年集团销售总额11.76亿元,同期增长15.5%;它就是四川柯美特建材集团,自2006年柯美特落户眉山,17年岁月变迁资产增值了148倍。
柯美特的成功并非偶然。自成立以来,该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拓展业务领域。现在,柯美特在稳住原有主业销售的基本盘后,敞开胸怀积极拥抱新能源产业。公司新研发的30多个产品中,大部分和新能源产业相关,其中7个已经形成销售。集团研发负责人许光辉向记者展示了公司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等产品。“目前,柯美特的散热器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广泛供给通讯、电子、储能等多个产业。”许光辉介绍。
金象和柯美特是那些扎根眉山、勤奋耕耘、不断拔节生长的企业类型的缩影,同时这两家企业亦是眉山“1+3”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中的代表性企业。老企业扩能扩产、技改创新、高位再进,成为眉山工业砥砺前行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技改投资稳步增长,工业项目推进有力,眉山工业去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总投资12.6亿元的千禾味业60万吨调味品智能生产线项目、投资25亿元的顺应动力年产15万吨三元前驱体产品配套双极膜电渗析制碱循环系统项目、投资5.1亿元的丹齿精工高端精密零部件制造项目……2023年1-12月,眉山总计实施技改项目124个,为眉山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充分保证了现有工业基本盘行稳致远。
有“锂”走天下 增量聚势创新高
1月中旬温度骤降,但是在四川彭山经开区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碳化车间内却是一片火热场面。12条自动化、智能化产线全部投用,每天从这里能产出240吨材料进行下一步加工。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公司实现规模40.5亿元,目前,杉杉科技二期已经进场施工,全部竣工达产后,可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预计年规模100亿元。
四川彭山经开区
杉杉科技眉山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是四川省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当年8月就实现了点火投产。
眉山本无锂,但在2021年、2022年随着杉杉科技、中创新航两个百亿锂电投资项目花落眉山后,眉山的锂电之路开始昂首阔步,走得“锂”直气壮,一往无前。眉山目前已经汇集国内如中创新航、协鑫集团、杉杉科技、天华新能、锦源晟、天赐材料、石大胜华等诸多锂电头部企业,按照省委部署,眉山明确提出要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 、成眉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预计2027年,眉山锂电产业规模将达到1400亿元以上。
四川协鑫锂电年产36 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投产仪式
存量稳中有升,增量纷至沓来。2023年以来,眉山市深入实施工业项目“四百工程”(全年要新招引100个、新开工100个、新竣工100个、技改100个),围绕四类重点项目,建立“一张总表+十张分表”机制,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项目快建快投,全年实现四川美科等137个项目竣工投产,协鑫锂能等112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工业投资389.8亿元,同比增长43.7%,总量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4.4%,较2022年提升6.4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主导产业强势引领。目前,全市1+3”产业规模达到1464.3亿元,同比增长16.6%,总量占全市工业比重81%。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909.1亿元,同比增长25.8%,强势领跑。特别是,全力打造的三大千亿产业迅猛发展,其中锂电突破210.8亿元,增长136.6%;晶硅光伏突破240.8亿元,同比增长50.3%,化工新材料达到236.7亿元,同比增长14.6%。
为推动工业的持续发展,新鲜“血液”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2023年1—12 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46 户,总户数达到 953 户,这些新加入的企业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不仅仅要量的增加,更需质的提升。随着中科兴业成功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眉山累计达到16户,居全省第4位;33户企业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家评审;新认定天府江东、青木制药2户省级质量标杆企业;新创建3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新认定10户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66户,居全省第4位;新认定56户创新型中小企业,居全省第5位;累计培育省级绿色制造单位51个,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25个,居全省第4位。累计认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级企业3户,居全省第1位。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龙头昂起龙身活,去年以来,眉山市将50户重点培育企业培育库优化调整至100户,实行全覆盖包保服务,优先保障企业用工、能源、融资等要素,全力推动企业满产达产、增产增效。全市规模前100强工业企业实现总规模1244亿元,同比增长34.8%,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6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34.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4个百分点,其中通威太阳能在眉规模突破200亿元。
通威太阳能
冲刺全年胜 制造强市开新篇
1月31日,在眉山市丹棱经开区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长535米、宽190米、高14米的生产车间里异常忙碌,这里装备着每小时产出14400片生产线三条和24000片生产线两条异质结电池片生产线。目前,在这个全国单线产能最大的高效太阳能光伏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全国最大的异质结电池片单体厂房和国内单线最长的异质结电池片生产线上,每天产出电池片100余万片。
2023年8月22日,琏升光伏8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丹棱造”首片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正式下线。总投资45亿元的眉山琏升光伏8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项目是四川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去年1月28日破土动工,4月14日厂房封顶,7月10日设备顺利进场,历经206天的日夜奋战迎来首片下线,实现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产,推进速度实属罕见。“琏升速度”背后体现的是眉山市近年来大抓工业、快抓工业、抓好工业的信心和决心。
琏升光伏智能化生产车间
在眉山市的大力推动下,制造业正迎来新的发展篇章,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建立政策保障。2023年以来,眉山市深入开展千企调研解难题行动,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市级包保共收集问题37个,已解决24个。建立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长效机制,清偿率100%。兑现“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第二批)9091万元,帮助企业争取第一批省级工业发展资金12236万元,居全省第2位,与成都并列全省资金补助过亿元的市(州),其中6户企业获得1000万元顶格支持,数量居全省第1位。
2023年,全市经信系统共获得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14987.5万元,资金总量排名全省第四,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在全省的竞争优势凸显。
推动金融保障。持续开展金融“面对面”、“云服务”“大讲堂”“大比拼”四大行动,组织中行、建行、兴业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开展“一起益企”之金融助企融资对接暨企业服务“大讲堂”活动。聚焦“1+3”产业发展,“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问题,走访中小微企业300余户,收集融资需求超100条,新增制造业贷款690余笔,2023年1—12月全市制造业企业累计获得金融支持223.15亿元,净增67.1亿元,较年初增长42.9%。
引导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增量降费,将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内,2023年1—12月全市3家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提供250笔制造业担保服务,为制造业企业担保金额15.73亿元。配合市应急转贷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领导小组办公室为29户企业办理应急转贷业务14.69亿元,为22户企业办理风险补偿基金业务1.32亿元。
强化能源保障。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产业集群的平台。2023年,彭山经开区、丹棱经开区入选四川省第一批绿色低碳化培育园区、省“十四五”循环化改造园区,甘眉工业园区、洪雅经开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眉山“中国泡菜城”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风味食品核心产区名录”,眉山高新区建成智慧园区一期安全环保信息化管控平台,甘眉工业园区建成水气土协同预警平台、颗粒物及光化学组分监测站项目,园区平台质效不断提升,高品质标杆型园区正逐步形成。
眉山市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机械手臂装配生产线
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优化园区要素配置,眉山市印发《眉山市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试行)》,引导园区规范建设、高效管理。持续推进43条、39公里园区道路建设;加速电网建设,220千伏枣树增容、110千伏元通新建等21个电网项目按期竣工投产,新增变电容量57万千伏安;新建成园区污水处理设施3座,处理能力提升4.3万吨,累计建成1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22.33万吨;累计建成人才公寓2393套,入驻企业高管高层次人才3621人。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艰)
(图片由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