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鲍安华文/图) 2月22日,成都高新区召开全区工作会议,释放开局就加速、起步即冲刺的鲜明信号。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成都高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实施“十大突破”行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活力更加澎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01.2 亿元、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300.5 亿元,同比增长 13.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5574.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2.3%;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4646.4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连续4年排名全国同类第1位。
成都高新区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GDP迈上3200亿元新台阶
过去一年,成都高新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创新动能加速生成,开放协同持续深化,民生保障有力有效,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200亿元新台阶。
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2023年引进重大项目及高能级项目36个,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
电子信息产业企稳回暖,2023年,成都发展史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总投资630亿元的全国首条、全球第二条高世代AMOLED项目签约落地;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辰显光电Micro-LED生产基地项目,将成为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400亿元,GE医疗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首批次回旋加速器下线。
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新质生产力逐渐积厚成势。2023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强化,4个研究中心实体运行。新增国家级平台5个,累计达66家;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揭牌投运,聚集国际顶尖PI领衔的实验室8个;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专业化的中试首选地,首创“中试+”生态理念,34个中试平台累计服务中试项目756个,助力融资超18亿元;“岷山行动”稳步推进,累计孵化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微电子先进封测技术研究院等项目15个,形成技术突破14项;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2家,在孵企业首次突破2万家。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成都高新区组建产业基金30支、总规模 738亿元,天使基金、科技信贷产品规模突破“双百亿”,天使母基金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三。
实施八个方面“提质见效”
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重点实施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片区重大项目、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文旅消费IP培育、区域协同发展、营商环境建设、城市治理、安全治理八个方面“提质见效”,持续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走在前、作示范、强辐射”。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抢先布局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正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AI等21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
今年,锚定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成都高新区将通过厚植链主企业比较优势、未来赛道竞争优势、专业园区引领优势、产业基金赋能优势、领军人才聚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转化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成都正聚焦“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24个重点片区,成都高新区承担了其中4个重点片区建设。今年,聚焦“夯基垒台”到“功能提升”,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高新片区)将突出“优化调整”,推进工业上楼,将新显EOD等两个组团率先打造成产城融合示范区;未来科技城将突出“集聚发展”,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进公服配套等项目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将突出“兴产聚人”,力争生物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带动生物城人口增长 50%、突破 2.4 万人;交子金融商圈将突出“金融赋能”,加速科技金融、产业金融集聚发展,提升国际知名度。
成都高新区
“今年还将推进六个重点突破,推进工作走深走实。”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将在算力布局上力求突破,采取市场化方式建设算力调度平台,提升“算力+算法”服务能力;专业化园区建设在要素集成上力求突破,在园区综合性、服务性和“5+N”创新生态上再提升;链主企业服务在精准高效上力求突破,采取“项目管家”模式,做好暖心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在量质齐升上力求突破,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企业;“四上”企业培育在政策支持上力求突破,将出台支持企业“四上”政策“11 条”;智改数转在助企转型上力求突破,重点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
明确今年为“服务全面提升年”
让企业人才群众感受到高新服务温度
“我们将全面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思维、服务能力、服务体系、服务机制,以更大力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更强担当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以更实举措服务社会民生需求,让企业、人才、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高新区服务的温度、力度。”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本次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明确2024年为“服务全面提升年”,旨在通过此举向全区发出总动员,聚焦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将服务内涵从传统的营商环境扩大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我们将坚持‘用户思维’,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从企业群众需求角度来审视政策效应、服务质效,真正以‘换位’换理解、以真心换真情、用实干换信任,提供具有辨识度、显示度的‘高新服务’。”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成都高新区将全力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一企一档”,开展企业“金融画像”、楼宇和用地“载体画像”“人力资源画像”“科技画像”,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
为持续做优企业服务,成都高新区今年还将发布“免申即享”清单。“我们把‘免申即享’可行性评估纳入新政策制定的必要流程,结合实际对已印发执行的政策开展‘免申即享’适应性改造,全链条打通堵点卡点,力争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率’达 30%。”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与企业同奋斗,让企业做创新的主角,攻克关键技术,锻造“撒手锏”技术;视人才为珍宝,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群众办实事,“致广大,尽精微”,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高水平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见效,奋力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