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 文/图)3月15日,四川省“保护消费权益 激发消费活力”新闻通报会在蓉举行,会上公布了我省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个人信息权、虚假宣传、强制交易、不公平格式条款、刷单、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
会议现场
刷脸门禁、刷脸支付、刷脸打卡……如今人脸识别应用广泛普及,人脸信息已经成为数字时代身份鉴定、访问认证、核验查证的重要载体。不过,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四川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中,成都某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因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利被罚30万元,值得关注。具体情况如下:
典型案例:成都某住房租赁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利案
【案情简介】
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人民法院在一起民事诉讼案件中发现并移送的线索,查出成都某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在出售房地产项目过程中,存在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擅自抓拍、收集看房客户人脸信息的行为。因当事人涉嫌未经消费者同意,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该局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违法事实及处理结果】
经查,当事人为加快房产销售,委托分销公司为其开发的“锦江某大厦”项目提供销售推介服务。为判断客户归属,当事人在售楼部安装AI人脸识别风控系统,用于抓拍看房客户的人脸照片。当事人在未经看房客户同意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自动抓拍客户人脸照片,收集和使用客户人脸生物信息,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构成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利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管局于2023年2月14日对当事人作出警告和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评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带来消费业态和模式变化的同时,也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无孔不入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并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普法宣传,引导经营者积极履行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
扫码查看四川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