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3月20日至21日,近30家中央驻川、省市级媒体记者走进泸州市古蔺县,对该县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和采访。三月的古蔺春风正好,油菜花、桃花等各色花卉迎风绽放。行程中,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古蔺县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成效凸显的富民举措、显著提升的公共服务让大家印象深刻。
古蔺县双沙镇
近年来,古蔺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三大战略,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着力推进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以旅游业有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全域旅游迈向纵深
一组数据看古蔺旅游的火热——春节期间,古蔺共接待游客68.768万人次,分别较2023年、2022年同期增长15.23%、465.5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857.6万元,分别较2023年、2022年同期增长32.59%、670.08%,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数据飞涨的背后,是古蔺全域旅游走向纵深的体现。近年来,古蔺县始终坚持以“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为发展方向,立足“红色、绿色、金色”三色资源,“景点全域化、全域景区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为让旅游品牌“多点开花、成片绽放”,古蔺县创新“景区管委会+公司”模式,连片打造“三大旅游功能区”,其中包括依托郎酒品牌效益和郎酒庄园吸引力,打造以太平古镇和郎酒庄园为核心的东部文化体验区;依托“中国天然氧吧”“避暑天堂”品牌优势,打造以黄荆老林为核心的北部康养度假区;依托马嘶建新茶、观文千鸟湖等农业和生态资源,打造以双沙画里乡村为核心的西部乡村休闲旅游区,不断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古蔺县双沙镇
与此同时,古蔺县聚焦核心IP,精心举办箭竹苗家风情节、大寨宝佤踩山节等“十大文旅节事活动”,聚焦酒文化开展“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等传统活动,让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各地游客的旅游体验,古蔺县把“厕所革命”作为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的一大重点,以“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全力提升游客与群众如厕的便捷和舒适。
自“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古蔺县持续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生态化、标准化的要求,不但全力推动景区“厕所革命”,还明确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让“厕所革命”从核心景区逐步扩展到全县乡村旅游点。
截至2023年底,古蔺县共安装5台智慧公厕,改(扩)建旅游厕所57座;完成户厕改造11476户,公厕改造79座,惠及21个乡镇(街道)91个村。今年,古蔺县计划投入奖补资金500余万元,继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建设项目,预计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600户,新(改)建农村公共厕所8座。
旅游富民成效喜人
3月9日,古蔺县双沙镇“胜利源点·画里乡村”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暨2024第15届菜花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双沙镇以花为媒,端出十余道“文旅大餐”。
长期以来,古蔺县将乡村旅游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与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共同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
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古蔺县创新开展“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采摘观赏、度假旅游的复合型乡村体验游,在全县范围内建设烤烟、牡丹、脆红李、甜橙、猕猴桃等特色农业种植园,打造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采摘体验区,大大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
以景区景点为依托,该县鼓励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业态。这一举措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推动了景区与乡村的互动发展。通过积极推行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住房变店铺、上山变上班的“四变”模式,景区周边群众户均增收达3.2万余元。
为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打响古蔺乡村旅游品牌,该县持续策划推出乡村旅游节事活动,成功举办双沙画里乡村菜花节、茅溪杨梅节、马嘶茶文化节、马蹄甜橙采摘节等,乡村休闲游精品路线的推出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喀斯特洞穴——古蔺县青龙洞
据介绍,下一步,古蔺县将依托特色农业,打造一批田园度假、生态康养、农事体验新场景;创新“农业+休闲+研学”发展模式,打造太平二郎农旅融合园区展示体验中心、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力支持双沙坝子、大寨坝子、三道水、马嘶、马蹄、皇华、大村、东新等重点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与此同时,该县还将不断拓展和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让更多村民分享到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红利,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记者 乔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