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 最新顶部 >新闻详情

遂宁:以绿色智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3-25 08:21:1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朱珠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近日,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佳世特橡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可用于核电领域的高性能橡胶密封胶囊正有序生产。

这个经历3年自主研发“孕育”的“遂宁造”,打破了国外对核电站高水位蒸发器橡胶堵板的垄断,对我国核电高位蒸发器密封技术发展意义重大,也成为遂宁绿色智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之一。而这样的场景,遍布遂州大地。

而位于遂宁高新区的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不仅是国内首家量产超快充锂电/钠电硬炭材料公司,还实现了高端锂电池核心“卡脖子”材料国产化,并作为唯一一家负极材料企业参与国内首个钠离子电池标准编制。目前,该公司正对“提升产品10%容量”加强研发,势要完成今年科研攻关目标。

……

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月19日,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创新驱动,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8)2月3日11时6分,在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搭载“遂宁壹号”卫星的捷龙三号火箭在海上发射平台点火升空。.JPG

2月3日11时6分,在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搭载“遂宁壹号”卫星的捷龙三号火箭在海上发射平台点火升空

谋“新”而动,向“新”而行。面对机遇和挑战,唯有笃定笃行、快动快行,才能赢得先机。

奔跑的遂宁,向上的律动。以绿色智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遂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鲜明标识。

赋能——建设智能生态

承压前行,这是锂电产业2023年的关键词。

去年,面对锂电价格下行压力,射洪锂电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锂电化工园区入选全省首批8个扩区调整名单。怀揣建设“锂电之都”核心区的壮志豪情,近年来,射洪把发展锂电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加以培植,锂电产值快速提升、锂电规模不断壮大、锂电优势日益凸显、锂电园区全面升级……以天齐锂业为龙头,引入盛新锂能、富临精工等10家上市企业,培育相关企业39家、实施产业项目57个,构建起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2023年,通过产能的提升,对冲锂电材料价格下行的影响,射洪锂电产值逆势突破600亿元,挑起了工业的大梁。

射洪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聚焦“绿色智造”,射洪追“新”逐“绿”,大力实施“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上市公司”培育计划,推动构建“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建设国家级锂电材料检验检测中心、锂电材料创新中心、锂电科技创新中心和锂电产业大数据平台“三中心一平台”,为企业搭建起产业链集聚发展、互融互通、创新融合的平台。

(1)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鸟瞰.jpg

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鸟瞰

把视线从射洪投向遂宁全市,更多绿色、智能、创新的园区跃然眼前。

“1+3”特色优势产业园加快建设,遂甘飞地园区(天齐绿色低碳产业园)顺利开园,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优质白酒产业园区……

(2)沱牌舍得酿酒生态园区.jpg

沱牌舍得酿酒生态园区

随着“产业园区全面升级”系列行动走向深入,遂宁“满园提质”专项行动全面启动,电子信息、锂电、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园区正生机勃发,规模质量、体制机制、产业生态稳步升级,一个个绿色智能的平台载体,为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创造了良好的智能生态。

(4)四川遂宁市利普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订单。吴奉家摄.jpg

四川遂宁市利普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订单  吴奉家摄

2023年,遂宁全市“3+3+3”产业增加值增长9.0%,磷酸铁锂产能突破46万吨、动力电池产能达22GWh,全国首批、西南首家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落户遂宁。

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遂宁将以绿色智造为主导,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为先、制造为重",始终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紧盯转型添动力,启动实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扩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覆盖范围,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向“绿色智能”转变。

提效——深耕“智改数转”

3月21日,阳光正好,位于遂宁经开区的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内,生产更是一片火热。

一块自动化立体仓库显示屏幕上,实时显示当前出入库产品、空缺仓位、占用仓位数量等信息,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产品进行自动盘库作业,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切有条不紊。

作为传统制造业,四川喜之郎着眼自动化、智能化,自主研发了企业计划管理系统、备件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智能化运行。去年,该公司入围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智改数转”让生产提效扩能,让“数字”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更为可感可知。

(7)遂宁河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河东新区管委会供图。.JPG

遂宁河东数字经济产业园  河东新区管委会供图

2023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节点进入省试点项目入库名单,15家企业纳入全省智改数转试点名单,全市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数实融合正不断开辟出发展的新路径。

飞亚动力、迈高汽车等汽车配套企业,建立了以数控机械臂、数控磨床等数字化设备为核心的智能化生产线;喜之郎、珠穆朗玛等传统食品企业在生产、仓储等环节进行了电气化、自动化改造;沱牌舍得引进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制造”向“智造”的迈步,遂宁把握住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平衡,激发活力、新旧转换,新质生产力将行稳致远。

(5)安居区江淮汽车生产线。张琳琪摄.JPG

安居区江淮汽车生产线  张琳琪摄

遂宁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力求发挥产业集群的体量优势、业态优势等,吸引更多企业“筑巢”,形成促进全局的带动效应。下一步,遂宁将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强数字新基建、激活数据新要素、抢占数字新赛道,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加快布局生物科技、新型储能等新赛道,力争更多产业名片挤入国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9)位于遂宁经开区的遂宁福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全力赶订单,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刘昌松摄。.jpg

位于遂宁经开区的遂宁福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全力赶订单,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刘昌松摄

培育——锚定成果转化

2020年,遂宁与四川大学联合启动市校战略合作科技项目。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产学研用发展新链条,实现一系列突破。截至去年,共同实施市校合作项目78项,申请发明专利125项、实用新型专利114项,新增产值22亿元。

其中,大英彰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合作,突破了广角变焦和低畸变成像的关键技术,研制出高分辨率低畸变全景成像系统产品,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去年3月,由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遂宁分中心发起,川渝锂电及新材料研究院科创技术联盟宣布成立,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共10家,包括南昌大学重庆研究院、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6)遂宁高新区创客谷的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研磨锂硫电池电极材料。钟敏 摄.jpg

遂宁高新区创客谷的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研磨锂硫电池电极材料  钟敏 摄

“联盟正围绕‘锂资源开发—锂电及新能源材料—电池及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回收利用’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组建锂电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共同促进锂电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遂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成果转化是关键。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来,才能转化出更多的现实生产力。

在遂宁市委书记李江看来,创新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钥匙,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只有站在创新的风口,抓紧创新这条主线,以创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超越环境创造价值,才能构筑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遂宁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拿出“大干一场”的决心、“赶超一流”的雄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补齐短板、加固长板、锻造新板,打造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四川能投遂宁储气调峰基地项目正准备试生产。周阿松摄.jpg

四川能投遂宁储气调峰基地项目正准备试生产  周阿松摄

近年来,遂宁持续集聚创新要素、畅通转化通道、增强协同效应,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不断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和不竭动力。

特别是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不仅把各类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送到企业手中,更加快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

(10)遂潼涪江创新创业创造中心.JPG

遂潼涪江创新创业创造中心

“去年,利和科技、遂芯微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揭榜挂帅’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遂宁市船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还将继续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建设研究开发机构,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李江表示,下一步,遂宁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的境界,主动融入成渝“双圈”建设,加快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培育等三大行动,力争更多遂宁产业跻身国省集群,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李佳雯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