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文/图)“现在我们将手中的艾草和香樟果组合在一起,就变成端午节的‘艾草花束’啦!”6月6日,“粽叶飘香·仁艾端午”活动在内江市市中区牌楼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内开展。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人与10名困残儿童一同制作香粽、互赠艾草花束,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
活动现场
当天,困残儿童在义工的讲解下聆听了端午故事。随后,他们围坐在一起,按照示范的步骤动手包起了粽子。他们将喜欢的食材小料放入糯米中,互相帮助着整理粽叶,并用线绳将粽子捆扎得结结实实。
“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等会儿就能吃上自己亲手做的粽子,还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真开心!”来自内江阳光家园助残服务中心的一名困残儿童小心翼翼地捧着手中的粽子,满脸愉悦地说。
活动结束后,牌楼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组织孩子们在站内开展阅读辅导、智力开发游戏、心理咨询等活动,并看望慰问辖区内困难、独居、空巢的老人和困残儿童,送去粽子和艾草花束。
阅读辅导(李小月 摄)
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是内江市市中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朝阳工程”抓紧抓好,按照集约配置要求,充分整合资源,采取“公益+低偿”“公益+市场”等方式,立足未成年人实际,着力打造内江市市中区“童享中区、童心向上”特色品牌,切实做好全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儿童之家”128个、基层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7个。
在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内江市市中区创新未成年人心理综合关爱活动方式,构建多元化、多主体、融合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建强未成年人关爱人才队伍,强化资源统筹利用,持续做好未成年人的“知心人”。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内江市市中区联系各部门及社工组织共同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宣讲、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不断夯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不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多方发力。今年5月,内江市市中区检察院、市中区妇联在内江市市中区牌楼路社区共同挂牌成立全区首个“谭妈妈”未检社区工作室,以社区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集线索发现、普法维权、家庭教育、强制报告、临界预防、帮教考察、保护救助、心理疏导、社区矫治等多功能于一体,对社区青少年、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实施关爱帮扶和全面综合保护。同时,工作室还将链接内江市市中区甜心社会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起政府、司法、社会多部门联动、有效衔接、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