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白兆鹏 杨波 侯云春 文/图)6月6日-7日,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共护一江清水,助推绿色发展”协商议政会在宜宾举行,来自川渝滇黔鄂5省(市)41城的政协代表共同签署了“共护一江清水,助推绿色发展”协商议政会工作机制,发布了“共护一江清水,助推绿色发展”宜宾宣言,举行了增殖放流活动……一系列行动和举措,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稳步向前推进。
宜宾三江汇流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缘何能成为这一重量级会议的东道主?跟随政协代表们的脚步,宜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务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逐“绿”前行构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生态本底的实践和成果,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生态优先 自觉肩负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使命
长江鲟亲本100尾(100厘米以上)、苗种2.96万尾(5-30厘米),胭脂鱼6.93万尾(5厘米以上),岩原鲤4.26万尾(5厘米以上)……6月6日,2024年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增殖放流活动在宜宾市叙州区长江公园三江汇流处举行,本次增殖放流鱼类共计18.78万尾,将进一步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多样性,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据统计,2007年以来,宜宾持续开展天然水域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各种鱼类2020万余尾,切实维护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
“从我们专业的角度看,检测到的长江上游代表性鱼类出现的频率增多了,出现的鱼类体型变大了!这些也都是群众看得见的变化。”一位参加增殖放流的政协代表感慨道。
鱼儿变多、变大,离不开宜宾自觉肩负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使命的务实行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上游城市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宜宾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坚持治水先治污、保护修复并重,启动实施守护好一江清水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长江生态综合治理和保护修复,长江宜宾段水质达近十年最好水平;坚持把保护水生生物摆在突出位置,深入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部署,持续加大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力度,有效维护了长江生物多样性。
增殖放流
以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为例,宜宾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部署,强力开展“渔政亮剑”“护渔百日”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涉渔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面完成630艘渔船、1186名渔民的退捕任务;严格管理涉渔工作,扎实开展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加大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力度,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和农业农村部宜宾长江鲟人工繁育基地落地宜宾市长宁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野外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取得成功,为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带来希望。
宜宾城中推窗见绿
一系列行动和举措,让宜宾在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生态建设上成绩亮眼。
目前,宜宾全面完成15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较国家要求时限提前两年,较省上要求时限提前一年;岷江干流宜宾段近20年来首次100%达Ⅱ类水质,长江、金沙江干流稳定在Ⅱ类水质,宜宾“江之头”入选全国美丽河湖,其创建工作经验成为全国典型案例;2023年,宜宾市南溪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宁县入选美丽四川建设先行县试点,筠连县通过省级生态县技术核查。
动能转换 产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宜宾作为川南工业重镇,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举足轻重。目前,宜宾四大主导产业中,优质白酒、动力电池产值已突破千亿,晶硅光伏、数字经济正朝着千亿目标迈进。两年来,宜宾的百亿企业从3家增至8家,动力电池产销量连续两年稳定占全国的15%以上,晶硅光伏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宜宾的主导产业,不仅有量,更有质,在逐“绿”前行中,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位于宜宾高新区的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企业,公司坚定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废水排放量方面,通过前端工艺优化及循环利用,实际排放量较原规划缩减近一半,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针对车间设备仅有热负荷而不含污染物的热风进行循环处理,实现两期项目全年可节约用电56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800吨。
五粮液“十里酒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地处长江上游、长江首城宜宾的五粮液,一直以来都以行业龙头的责任和担当,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视为筑牢五粮液基业常青的绿色根基和永续发展的价值逻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五粮液人看来,白酒是典型的“地域生态资源特色产业”,只有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依靠自然,才能酿出好酒。五粮液是长江上游优质水质的受益者,也是长江上游生态的守护者,更要在长江大保护中争上游、创一流,持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五粮液生态湿地
为此,五粮液始终珍视长江首城独特优越的自然禀赋,以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打造零碳酒企为重点,尽最大努力协同推进扩绿、节能、减污、降碳,打造生态化园区、提供生态化产品、实现生态化生产,全力创建“零碳酒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中国白酒生态标杆。
目前,五粮液全力推进降碳,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煤改气每年减少约4万余吨标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过20万吨;全力推进减污,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固态白酒生产企业酿酒废水沼气发电示范项目,年发电量800余万度;全力推进节能,大力推进洗瓶水、冷却水循环利用项目,洗瓶水综合节水率可达到70%,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可达到90%;全力推进扩绿,建成湿地公园约2000亩,打造门户森林255亩,修筑健康步道约4km,园区绿化率达到50%以上。
逐“绿”前行的宜宾产业,改变了宜宾的发展格局,提升了宜宾的发展位势。2023年,宜宾市规上工业营收达4870亿元、居全省第2,其中主导产业营收3600亿元、传统产业营收107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39.3%,其中全市绿色低碳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占比已达41.5%,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总量在中国GDP百强城市中升至86位,实现迈上一个新台阶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助推宜宾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数字百强市。当前,宜宾将继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创新链,让绿色低碳产业更加枝繁叶茂。
逐“绿”前行 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6月11日召开的中共宜宾市委六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宜宾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决定》,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城市发展路径。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宜宾重要的政治责任。《决定》聚焦问题导向,从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4个方面进行安排。
宜宾生态优越
其中,水的问题是宜宾生态环境中最关键、最敏感,也是最不能有闪失的底线问题。《决定》提出,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是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的问题。要深入开展中心城区污水治理集中攻坚三年行动,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阶段推进。首先是对城市污水骨干管网进行排查治理,在此基础之上,分城区、分片区、分小区进行逐一体检,找准问题和原因,加快进行维修接入,对于新建管网要强化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监管,大幅提升城市污水收集水平。同时,宜宾市小流域治理还存在一些短板,要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强化倒查溯源、源头整治,坚决防止水质反弹,确保小流域水质稳定达Ⅳ类以上,Ⅲ类以上水体优良率达80%以上。
宜宾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绿色低碳产业已经成势见效。紧扣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决定》围绕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推动新能源应用、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建设绿色低碳社会、创新林业碳汇开发体制机制5个方面进行安排,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宜宾特色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
河湖、山川、城市美美与共
实现“双碳”目标,产业转型是重中之重。在产业绿色低碳方面,《决定》提出,要不断提升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能级,在千亿目标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倍增,支撑全市规上工业突破万亿,推动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智改数转”、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改造行动,推动建设一批数字化生产线和绿色工厂,加快宜宾市热力中心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园区集中供能和循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为新兴产业发展腾挪空间。
此外,《决定》还确定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2027年作为近期目标,紧扣省委、省政府支持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逐一落实、逐一达标。2030年、2035年作为中期和长期目标,更加突出“美丽”导向,聚焦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相关要求,这也与宜宾建设文旅强市、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群众幸福感等密切相关。其中,2030年建成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先行区,包括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省级生态县8个、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60%等系列量化指标;2035年建成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城市,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加快建设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山川,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宜宾新画卷。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宜宾,正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