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独奏”变“合唱” 川渝“七兄弟”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

2024-07-02 14:16:19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展开四川地图看,绵延300多公里的明月山,海拔700米至1000米,纵贯川渝东部的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开江县、大竹县,广安市邻水县,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县和长寿区等7区县。

自2020年始,在川渝合作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驱动下,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以下简称示范带)应运而生。一山两侧七区县人文相亲、地缘相近、资源相同,四年完成14个跨区域重大项目投资210亿元,示范带经济总量由2019年的2610亿元增长为2023年的3240亿元。

示范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7区县从一域“独奏”到大区“合唱”,共绘同心圆、共走同行路、共奏协作曲,不断探索产业发展协同、基建交通互通、生态环境共治、政务服务共享。

今年6月,7区县又确定共建示范带“新任务”:实施83个重点项目,交通基建、产业协作、河流生态、公共服务等门类均在列,预计总投资2569.49亿元。

产业共育

做强发展“主引擎”

29d93145-9e63-4e5a-9de0-f7ae09d0091c.jpg

7区县签订《共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合作协议》

示范带拥有7200平方公里面积、600多万居民,围绕传统农业经济,已结出“稻渔综合种养”、开梁合作园、明月山粮油产业园等区域协作的“硕果”。

7区县同频共振,交流合作渐入佳境。

今年6月,示范带的新课题开题,签订《共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合作协议》,将在达川区赵家镇协同发力农机装备研发、市场拓展、推广应用,合力打造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制造高地。

达川区百马产业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先林介绍,明月山两侧属丘陵山区,不利于耕作,但却是川渝粮仓。如今,该区域传统农业发展面临人口净输出、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上涨、产粮地易撂荒等考验。“各种不利因素让七区县走向联合,共同研发、推广、销售丘区农机。”刘先林说,7区县将共培相关从业人员、共筹发展资金、共明目标定位,确保丘区农机研发制造产得出、用得上、不断档、不滞销。

据了解,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开建一年来,已入驻10多家农机整装企业,不少成渝的农机制造和零部件企业也在洽谈落地。刘先林说,园区承接成都、重庆及周边地区2300多家汽摩配套及关联零部件企业,预计到2027年,由园区生产的农机将在全国推广应用,园区综合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此外,示范带还共绘产业协同发展“同心圆”。

7区县采取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共兴等方式,开建开江·梁平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项目,新建合作园区产业环线11公里,改造提升“稻田+”生产基地1500亩,建设“稻田+”产业研究中心,新建珍珠加工车间等。

不仅如此,7区县还携手加强向上争取,研判上级政策和资金投向,围绕交通水利、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等领域,联合包装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做大川渝规划“盘子”。

基础共建

畅联交通基建“大动脉”

a4787077-cee0-4986-981d-e9456010df03.jpg

开梁高速公路任市互通

千百年来,7区县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但因明月山阻隔,缺乏交流交往,打通临界跨省市道路是突破口。近年来,随着开梁高速公路通车、邻水至重庆“南北大道三期”建成通车、明月山西麓旅游环线投用、东麓天香道路投用、达州金垭机场建成投运,明月山东西山麓的群众走动更多了,交往更频繁了。

家住开江县甘棠镇的何大爷深有体会。他说,“以前娃娃们回家过年,需绕道重庆才能抵家,现在高速公路通了,从开江驾车跑梁平只需40分钟,能省不少油钱和过路费。”开梁高速“拉近”了川渝间距离,让开江、达川区及梁平区的20个乡镇、近150万人群众受益。

改变也发生在“慢生活”的农村。

每日清晨8点15分,开江县任市场镇“新盛-任市”公交准时发车。这趟由开江县任市镇发往梁平区新盛镇的农村公交车,只需3元车费,一天好几趟车,往返两地。“两镇老百姓赶场、走亲戚都很方便。”村民说。

这样的跨省城乡公交线路在开江、梁平、开州间共有3条,其中2条跨省城际公交、1条跨省农村客运,其中最长的线路为开江八庙至开州铁桥镇,全程30公里。三地实现公交互通,方便沿线9万多名群众出行。

 7区县协同推进国省干线和县乡道路联建、联管、联运,畅通跨界“断头路”、景区直连路。未来,川渝两地还将规划40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推进两地交通卡互联互通。

供水和物流方面,示范带也是动作频频。

未来三年,大竹县将举全县之力,做好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新建一批大型水库、引水渠道、改扩建调蓄水库,为川渝12个市区(县)供水,满足川渝东北区域用水需求。7区县还将尝试联合建设大宗物资、冷链物流区域配送中心,构建跨越明月山的高效、便捷物流网。

服务共享

织密民生“保障网”

6a261174-caf5-4209-a3af-2206a2599717.jpg

开江·梁平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

7区县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争取更多事项纳入“川渝通办”,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协同化、智能化、便捷化。例如,邻水县建成跨省域紧密型医联体3个,全县46家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异地联网结算,推出42项“垫邻通办”事项,跨区域教育共同体还入选首批成渝地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培育试验区”。

医疗互助为群众带来实惠和便利。

“可为患者提供登记、病情分诊、治疗康复反馈等‘一站式’转诊服务,川渝已经实现‘双向转诊、快速救治’的目标。”达川区卫健局负责人介绍,因达州、万州、开州三地已成立首批12个“万达开”区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川东北与渝东北建立起“万达开120”两小时医疗急救圈。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达川区的医疗机构已接收梁平、开州在内的重庆籍病人71人,下转至基层110人,节约医疗成本20.05万元。

不仅是医疗,7区县毗邻区域政务服务梗阻也被打通。

以开江县“田城农事”微信小程序为例,共有37项高频涉农事项被接入到该小程序,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办证。受益于此,开江县任市镇村民卢友伦将小龙虾养殖扩大到了隔壁梁平区新盛镇。他告诉记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到许可证,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此外,开江县与万州区、梁平区、开州区、云阳县毗邻地区均互设“川渝通办”专窗,全面承接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和31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川渝毗邻乡镇企业、群众到开江办事,节约路程30公里,实现“重庆事开江办”的跨区域政务服务。

环境共治

筑牢发展“压舱石”

9e96f684-e56d-4538-8ad5-558bbb098633.jpg

大竹县渔人部落景区

明月山最亮的底色是绿色、最大的优势是生态。

7区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铜钵河、龙溪河、大洪河等跨界流域联合巡河、联合执法,综合治理农村水系水体,以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共植国家储备林22.7万亩,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1个,共建明月山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环境好了,好山、好水、好人家值得一看。

菩提古镇、明月天香、乌梅山景区、渔人部落、金山景区、五华山、恺之峰……大批4A级旅游景区串珠成链,一幅明月山“富春山居图”徐徐向游人展开。

为提升明月山文旅项目美誉度,7区县整合文旅资源,共建文旅“朋友圈”,已连续举办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发布示范带徽标logo、推出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及文旅惠民政策。譬如,23家A级旅游景区实施门票减免或打折优惠,开展景区联票互认、酒店折扣入住等优惠活动,共同组建星级酒店联盟,当地居民享受指定酒店协议价折扣等优惠政策。

特别是今年,7区县又在达川区启动区域公共品牌“明月好货”,并发布首批清单,包括了乌梅酒、大竹白茶、“鼎红橙”脐橙原汁发酵酒、御临龙须茶等34个特产品牌,助推文旅产品“抱团”“走出去”。

除让游客享受“一站式”吃、购、游、娱、住的沉浸式体验外,7区县还签订《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等合作协议35份,对跨界区域各类纠纷矛盾进行联合执法和司法协作,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无压力的旅人畅游环境。

(四川经济网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