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7月13日,第十届中国艺术金融年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主题为“数字艺术资产及其交易的现状与趋势”。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彭天宇;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后强;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朱恪孝;山东工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冰先后发表致辞;大会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宗娅琮主持。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彭天宇致辞
彭天宇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天府新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他指出,这次中国艺术金融年会在天府新区举办,是众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共话艺术金融、共谋未来发展的业界盛会,也为天府新区推动艺术和金融、数字科技金融的发展拓宽了渠道、搭建了平台。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大家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开拓数字艺术资产交易路径,共同推动数字艺术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地实施贡献力量。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后强致辞
李后强在致辞中指出,艺术金融创新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内在诉求,对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市场建构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金融具有积极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其它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能,数实结合产品新消费场景建设就是这类潜能释放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数字化场景中,艺术金融能够友好的把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者、美育消费者等与传统生活消费品融合,创造新的消费场景,生成新的消费渠道,激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服务实体经济。
朱恪孝在致辞中表示,数字艺术资产及其交易的现状与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领域。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数字艺术资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数字化背景下艺术金融的创新和金融强国的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文化力量。
刘冰在致辞中提到,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艺术资产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大力推进艺术市场、艺术产业、艺术金融、艺术科技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构筑人民美好数字生活和艺术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这些都是数字中国战略推进中的重要议题。而本次年会正是聚焦数字艺术资产及其交易的现状与趋势,分构数字艺术资产的交易、数字化背景下艺术金融创新等前沿专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各行业翘楚进行系列精彩报告和深入研讨,以回应“融科技之力展艺术之美”的时代命题。
本届年会以“数字艺术资产及其交易的现状与趋势”为主题,设置了三个“主旨演讲”板块,分别为“主题一:数字艺术资产的交易探索与实践”、“主题二:数字艺术资产的前沿问题”和“主题三:数字化背景下艺术金融创新与金融强国”。塞夫、庄颖、李京、陈曦、霍文才、徐朝辉、徐智斌、程守太等八位特邀嘉宾围绕主题一进行了主旨演讲;西沐、刘双舟、王振华、林奥杰等四位特邀嘉宾围绕主题二进行了主旨演讲;赵力、史跃峰、云大慧、徐锦熹、孙宇等五位特邀嘉宾围绕主题三进行了主旨演讲。与会专家们围绕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为国内外艺术金融前沿理论研究、艺术金融实践等开拓了新方向。主持人宗娅琮作学术综述。
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院长杜锁平发布《天府宣言》
最后,由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院长杜锁平发布《天府宣言》。《天府宣言》呼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勇担改革创新发展时代使命,在坚持“合作、融入、共赢”原则的同时,围绕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数字艺术品运营中心,打造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数字艺术品交易平台,进而建设西部国际艺术金融中心,实现推动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诉求,不断探索数字艺术资产交易的机制与模式,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闭幕后,与会嘉宾于7月14日到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天府新区明昌博物馆等地进行了文化艺术考察和交流。
嘉宾合影
中国艺术金融年会是一个由金融界、学术界与高校等机构联合打造的产学研交流研究的学术平台,旨在推进文化艺术资源的活化与价值发现。自2015年举办首届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在业界形成了较好的口碑,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推动了艺术与金融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逐渐成为行业内知名、优质、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张琴)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