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来布拖,感受“原汁原味”的火把风情!

2024-07-23 10:58:0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陈国盼)穿上节日盛装,头顶精美的彝族银饰品,撑开特色油布黄伞……7月22日,“火把原乡·清凉布拖”2024年凉山·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拉开序幕,火把广场上全是欢乐的人群,人群中满是欢声笑语。

彝族美女(马海伊生 摄)

布拖以“火”为生,因“火”闻名。作为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有着“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彝族银饰之乡”“口弦之乡”“朵洛荷之乡”“阿都高腔之乡”等美称。

布拖火把节被誉为“眼睛的节日”,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历史悠久。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朵洛荷、传统选美、斗鸡、爬杆等民俗竞技活动等精彩纷呈,吸引了大家关注的目光。

彝族赛马

布拖原生态的古朴阿都风情、绚丽的彝族服饰、华丽的彝族银饰、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等呈现出了火把节原汁原味的传统特色。

原汁原味的火把节

要说布拖火把节上最“吸睛”的,那一定是彝族银饰。穿着华丽的阿都服装的俊男靓女穿梭在人群中,身上、头上的彝族银饰沙沙作响,奏出独特的银饰交响曲,大街小巷成为彝族服饰、银饰流动的风景线。

彝族姑娘们身上、头上的彝族银饰引人注目 (马海伊生 摄)

布拖县是彝族银饰之乡,布拖群众对银饰情有独钟,银做的耳环、手镯、头饰、衣饰、领饰、胸牌装扮着彝族女性。每年的火把节,为彝族银饰的展示、营销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如今,布拖阿都非遗银饰不仅是传播阿都文化的纽带,也成为了热销的手工艺品,来布拖购买银饰的人越来越多,布拖县“彝族银饰之乡”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凉山州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