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产业新发展·川经深观察丨向“新”出发 四川加快建设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2024-09-05 18:50:04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赵丁责任编辑:张萍审核:张瑞灵

稿定设计-3.jpg


全国动力电池产业版图上,四川可圈可点。

眉山,有全国最大的电解液生产基地;遂宁,有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生产基地;德阳,“氢能”动力澎湃;宜宾,西部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成都,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全国动力电池TOP10企业纷至沓来……

并指成拳,汇成合力。2023年,四川生产动力电池105.4GWh,同比增长27%,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动力电池64.6GWh,同比增长56.4%,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短短几年间,四川动力电池产业跑出了全球瞩目的加速度,一跃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地之一。

向“新”出发,四川勾勒出动力电池产业未来图景——

积极发挥现有优势,在创新研发、产业协作、项目建设、推广应用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省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届时,四川将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未来可期,实现路径和动能何在?9月1日-2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我们不妨从这场汇聚国内外院士、科学家、核心科研机构及众多产业链领军企业负责人的盛会探寻答案。

势头强劲

四川动力电池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好”

连日来,伴随着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举行,宜宾这座蓬勃发展的新锐城市,再次引发全国聚焦、世界瞩目。

作为三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连续举办地,今日之宜宾,已从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旁观者”华丽转身,成为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

微信图片_20240905173616.jpg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

在宜宾,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链主”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也在三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加持下,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一是体量大。四川时代是宁德时代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布局,其在宜宾规划动力电池项目10期,目前一、二、三、五、六、七期(即时代长安)和时代吉利7个项目已建成投运,规划产能180GWH。今年1至6月,宜宾动力电池实现产量52.8GWh,增长36.2%,产值达到458.6亿元、增长4.1%。

二是技术领先。四川时代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工厂,是行业全球首家零碳工厂及“灯塔工厂”,在4IR赋能锂电极限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智能化、涂布AI中控系统、CFMS运维智能化以促进碳中和、5G及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物流配送等方面做到了全球示范,为全球锂电池制造工厂提供工业4.0新样板。

三是全产业链闭环生态。龙头的持续“加码”,吸引了更多产业链配套企业“链珠成串”般纷至沓来。目前,宜宾已累计签约四川时代、远东股份、长盈精密、科达利、震裕科技等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120多个,涵盖正极、负极、铜(铝)箔等6大组件和正极前驱体等核心材料及辅材等项目,协议总投资近2700亿元,集“上游原材料—电芯—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项目,初步构建起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

基于规模、技术、产业链配套等优势,过去4年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产值从2020年不足20亿元,蝶变至2023年的1013亿元,成为继白酒产业之后,宜宾第二个迈上千亿台阶的产业集群。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是四川的一个缩影。目前,四川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200家,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前十的企业有5家(其中有4家进入了全球前十),形成了从锂矿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生产、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的完整体系,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地之一。

建圈强链

四川动力电池产业“全链”加码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阵地。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其技术创新与产品性能是决定新能源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大会上,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37个,签约总金额952.5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完善四川动力电池产业生态,为四川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再添新动能。

宜宾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启动仪式.jpg

宜宾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启动仪式现场

而在同一天,宜宾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

该产业园是四川首个固态电池产业园,将在宜宾以“园中园”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园区,作为宜宾固态电池产业主要承载地。产业园聚焦下一代动力电池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发展方向,布局研发创新、测试实验、生产制造、应用展示、综合服务“五大功能区”。

同时,产业园将按照“多技术路线布局”思路,同步布局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固态电池,全产业链发力拓展电芯、电解质、新型正负极材料、新型结构件等细分领域,为固态电池产业科研机构、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截至目前,已首批落地固态电池电芯、卤化物电解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6个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另有8个项目正在有序对接。计划到2027年,形成固态电池产能10GWh,到2029年实现上下游重点领域全覆盖。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头部效应凸显,装机量前五的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85%,同时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在加快,以全固态、半固态电池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突破成为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也被行业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力点。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积极发挥现有优势,在创新研发、产业协作、项目建设、推广应用等方面精准发力,来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发展。

向“新”出发

四川动力电池产业迈入高标准发展新阶段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顶尖专家、科研机构负责人、行业领军企业掌门人等“大咖”与会,激发脑力碰撞。“动力电池产业迈入高标准发展新阶段”成为共识。

“高标准”意味着什么?

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看来,首先是高安全,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其次是高可靠,“可靠”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力;第三是高性能,新场景催生了对电池性能的更高要求,在安全性、可靠性、能量密度、快充、循环寿命、耐温性等方面需要创新突破;四是高价值,一个好电池,输出动能只是“基本功,要让电池释放出多维度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创造“高价值”。

四川时代.jpg

四川时代动力电池工厂

迈向高标准发展新阶段,四川怎么做?

在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表示,以创新练内功,四川将瞄准四大方向发力

一是聚焦科研创新,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川将支持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主体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开发标志性的拳头产品,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积极布局新型电池的研发,加快突破高纯锂提取、固态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聚焦产业协同发展,四川省构建了以宜宾为主要承载地,遂宁、成都、眉山、德阳、达州、甘孜、阿坝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从锂矿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生产、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的完整体系。下一步将通过省领导牵头的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汇聚全省资源、建圈强链,构建完整的生态圈,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和保障能力,推动产业做优做强、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项目建设,推动大项目落地见效。四川省将加快推动四川时代8-10期、中创新航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优质产能快速释放,增强产品技术竞争力,扩大供给能力,提升市场份额。

四是聚焦推广应用方面,将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今年四川省印发了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体推进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拓宽动力电池应用场景,推动在电动船舶、低空飞行、工程机械、机器人、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波 侯云春 刘婕 赵旭东 )(图片由宜宾融媒、三江新区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