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记者 杨波 赵旭东)9月15日的宜宾渐渐退出“高温群聊”,位于翠屏区金坪镇一步滩村的宜宾特醇酒业有限公司的厂区内飘出淡淡的酒香味。酒厂外的村民们聚在一起纳凉,共话丰收的喜悦;酒厂内,厂长彭坤富帶着制曲车间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培菌窒发酵情况,以此判断曲药的发酵是否正常。
彭困富(左一)在车间查看生产情况
静坐在车间的彭坤富今年已经62岁。199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致使31岁的彭坤富右手肢体残疾,从此,他开始了与命运的对抗。他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困难,追求美好的生活,先后荣获金坪镇先进共产党员、四川省自强模范、宜宾市2024年第二季度好人,2024年翠屏区第八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挑战“意外”车祸 找一个支点撬动命运车轮
“1993年是我最难熬的一年,感觉那年乌云密布,完全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彭坤富说,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意外车祸陷入了人生的困境,想到会因为行动不便拖累家人时,他总是以泪洗面,觉得人生不再美好,只想早点结束可怕的命运。
据彭坤富说,面对意外的车祸,亲朋好友都到医院和家里看望,让他感受到温暖。特别是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鼓励,情绪慢慢发生转变,积极接受治疗。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后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而这句话用在彭坤富的身上,好像也合适。“老丈人劝我,山路走不通就走水路,世间总会有一条能够走的路。酒厂老板说,厂不倒,你就会有一份工作。”彭坤富说,在大家地加油鼓劲下,他局的自己必须振作起来,从精神上改变自己,挑战“意外”车祸,找一个支点撬动命运车轮。
乐观、勇敢、干劲十足,彭坤富用这三个词概括青年时期的自己。“从最初用假肢,到后面不用假肢,从心理上转变,不把自己当成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相信都会解决,并不断地尝试新事物,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发展的路。”彭坤富说。
彭坤富在生产车间工作
1994年,彭坤富修养一年后就返回一步滩酒厂工作。因失去了右手,干每一项工作,都要比正常人多付出十倍百倍的艰辛和汗水。
依靠日积月累的工作,彭坤富在酿酒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于1999年担任宜宾市特醇曲酒厂厂长,全面负责酒厂管理。“作为厂长,我必须要向追求美好生活一样去酿造美酒,才能够让企业发展行稳致远。”彭坤富说。
常怀“感恩”之心 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一名残疾人,老板把酒厂的事宜委托我负责,是基于信任,我不能够让他失望,必须干好。”彭坤富说,别人给我一个饭碗,我应该牢牢端在手里。如何端?那就是让企业发展的态势明天比今天好。
多年经营,彭坤富认识到,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的唯一法宝就是酿一杯高品质美酒。如何从技术方面让酒品质稳定?如何提升企业效益?他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专家团队学习,研究五粮工艺酿造技艺,提升了原酒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智改数转”,引进智能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占地12亩的小酒厂吸纳了30余人务工就业,每年产量有180余吨,总产值达800万元。酒厂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跟彭厂长共事了20多年,确实验证了他当年说的话,用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去酿酒,最后酒酿好,增加了经济收入,生活也变好了。
彭坤富与爱心人士走访困难家庭(资料图)
得到过社会帮助的人,彭坤富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多年来,为残疾人办事,彭坤富没少跑路,没少操心,但从不嫌麻烦,也从不喊累。“我是残疾人,也是在他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应该常怀感恩的心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彭坤富说,有需要帮助的人,就竭尽能力去做。
据一步滩村村民介绍,彭坤富免费自办酿酒技术培训班,动员家乡村民参加培训,并推荐到企业上班,有的人年薪超过十万元。同时,经常自费开展残疾人公益活动,自费资助残疾人和困难弱势人员。
彭坤富参加翠屏区残疾人协会举办的慰问活动
岁月无声,山河为证。一步滩村的村民和宜宾特醇酒业有限公司的发展见证了彭坤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彭坤富静坐在椅子上望着曲药车间两旁洒下的喷雾水珠时说,如果身体允许,一定会持续不断地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到世间的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