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首季“大咖话川酒”开讲 共论何以“好粮酿好酒”

2024-09-20 12:05:5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杜静审核:杨璐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杨波 苏俊)承千年文明,酝盛世浓香。9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积极支持,四川日报全媒主办的“2024首届川酒文化周”在成都启动。

作为文化周重要活动,由五粮液独家战略合作的大型酒类文化活动“大咖话川酒”第一季也正式开讲,首期节目以“好粮酿好酒”为主题,邀请来自文化、农业、酒业、媒体及酒粮种植领域的专业人士共聚一堂,通过专家讲座+圆桌的形式分享“农耕文明与酿酒传统的关系”“丰饶物产与多粮酿造的肇始”等内容。

一杯好酒从日月照耀的田野就开始了

酿造是一项拥有悠长历史的人类创造,普通的粮食在酿造的过程中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化成熠熠生香的佳酿。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悠长、玉米产酒喷香尾甜。“川酒甲天下”与“天府之国”的丰饶物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久远的农耕文化传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物质供给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阿来讲“好粮酿好酒”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是首季“大咖话川酒”开讲者,他从写作、文化、产业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对川酒的看法,并通过自身的感悟从文化、物产、技艺等角度阐释了好酒背后的好粮密码。

“每次去厂里,他们说先去看窖池,我都会说想去地里看看。”阿来认为,一杯好酒的酿造在田野就开始了,在月光照耀的田野,水土滋润的田野开始了,并且“酒”不仅仅是和诗文相关的存在,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对于国计民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酿酒技术的进步都是从研究粮食的组成、转化一步步升级而来,好粮酿好酒,好酒也催生了好粮。”在阿来看来,“酿酒史也是文化史”,酒与文同兴,自从文字与酒诞生,两者的缘分就此结下,一直绵延数千年。

好粮与好酒彼此相互促进

川酒是古蜀文明、千年农耕文化“活”着的传承,川酒对粮食的选取、配方及酿造工艺,是工匠精神和川人智慧的极致体现。五粮液首开以五种粮食酿造的先河,无疑是川酒工艺和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圆桌分享环节,从原粮到美酒的全产业链代表嘉宾共聚一堂,围绕“好粮酿好酒”“多粮食工艺肇始”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和座谈。      

圆桌对话

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均认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酿酒专用粮的出现,使人们能够从育种、栽培、分布上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为酿酒提供更好的原料。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理事长、酿酒高级工程师胡义明表示,发展农业、促进酒业,好粮与好酒是相互促进的。当前业内对于“种”的认知不断强化,加快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既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也是酒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有专家表示,不同于单一粮食酿造,多粮组合的出现首先表明人们有相对充裕的物资来进行这项复杂的行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领先性、丰富性的技艺。据悉,多粮固态酿造历史在川酒的发展历程上传承逾千年,在盛唐时期,宜宾当地的“重碧酒”即开始采用多粮酿造并且在不断赓续传承之下,最终诞生了“五粮液”——作为世界上首个以五种粮食酿造的美酒,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谷物之精华、循古法酿造之传统,成就其玉液之名。

“粮为酒之本”,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近年来,五粮液在不断总结和升华关于五粮酿造的工艺,并创新性、全面性地提出了美酒五字诀“种酿选陈调”,其中“种”字当头,再次强化了对“好粮酿好酒”的科学认知。为保证从源头实现“美酒”的品质保证和物质支撑,五粮液大力推动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以宜宾为核心、四川为主体,兼顾国内部分优质产区,在全国范围内升级建设专用粮基地百万亩。

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咖话川酒”是五粮液携手四川日报全媒体打造的全新IP,邀请来自文化、艺术、农业、生物、地理、历史等各领域的大家,以开放式讲座+聚焦向沙龙的形式举行,以酒为媒将“和合共生”的五粮液品牌文化与千年蜀韵完美融合,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擦亮“川字号”金字招牌,藉酒载道解答川酒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命题。

活动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