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看眉山天府新区如何布局未来产业

2024-09-25 10:41:08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何羽佳校对:易陟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什么是未来产业?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给出的定义是:“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今天的未来产业,可能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布局未来产业赛道。

身处创新浪潮,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方向,合理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一批前沿领域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卫星视角,遥望“星辰大海”

“眉山实现了遥感卫星‘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飞速转变。”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担任眉山卫星应用院士专家顾问以来的最大感受。

抢抓商业航天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新区在市委高瞻远瞩的指引下,率先在全省布局卫星应用产业,完成“天府星座”一阶段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组网,累计获取遥感影像覆盖面积7000万平方公里,积极推动卫星遥感数据在高标准农田、防灾减灾、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微信图片_20240924183939.jpg

“星瞰河山”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陈世涛 摄)

目前,眉山成为西南地区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最多的城市、居全国第4位。

在此过程中,眉山培育的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该公司从零开始,以科技创新为力量,迅速成长,累计获取各类专利100余项,软件著作权50余项,分别与海康威视以及遥感学科世界排名第一的武汉大学共建物联感知实验室和“遥感卫星应用研究中心”,拥有“星瞰河山”系列核心应用产品,一跃成为全国第四、西南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卫星星座的企业。

追星逐梦,不舍昼夜。

连续2年举办“院士眉山行”暨眉山卫星产业发展大会;牵头组建全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天团”;规划建设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发布《眉山市卫星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新区正以推进卫星多元化应用服务、完善地面系统供应能力、发展卫星总装集成业务、开辟空天信息产业新赛道为主线,深入开展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等重大任务,全力打造中国西部卫星产业新高地,建设全国领先的卫星应用创新城市、卫星产业集聚区。

清洁能源,描绘“绿色答卷”

在新区通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纤尘不染的智能化车间,数台状若“机械手臂”的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技术员认真地在显示屏上按指令操控……经过一系列工序,一片片电池片顺利下线。

“今年,我们继续保持着满产满销状态,持续保持着质量、效益行业领先。”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微信图片_20240924184122.jpg

工业机器人助力通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提质增效(陈世涛 摄)

2022年,通威太阳能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建设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预计12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高效推进,仅6个月便实现设备进场,第一张电池片于2023年7月5日下线。目前该项目生产的电池片主要销往国内、外各大组件公司,主要应用于各类高效光伏组件制作。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研发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电子专用设备,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推动能源电子产业融合升级。

“得益于大环境,太阳能电池在诸多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通威太阳能负责人介绍,作为四川省新能源产业的支撑性项目和新区首个“双百亿”项目,公司将深度切入太阳能发电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不断科技创新,深度参与未来能源产业。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做大、做强光伏产业,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能级,新区将紧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主攻方向,强链补链,竞逐未来产业赛道。

“清”装上阵,有“备”向前

为实现“超车”“领跑”,新区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放在首要位置,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含金量,提速发展新型储能,与中天科技达成合作意向,一期建设4GW储能集成,二期建设4GW储能电池PACK,三期建设2GW电芯;年产2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集成及配套电器生产线项目即将落地;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实现并网投运,系全市首个商业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

接下来,新区将提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产业,汇聚“数智”之光

吊臂起落、车辆穿梭、机器声轰鸣……走进位于视高街道天府大道与中建大道交界处的四川农信视高数据中心项目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里将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银行数据中心、全省农信系统的主生产中心。

微信图片_20240924184217.jpg

建设中的四川农信视高数据中心项目(陈世涛 摄)

“项目主要建设数据机房、运维总控中心、研发测试中心等,计划于2025年6月竣工交付。”该项目施工负责人戚淼介绍,该项目总占地92.58亩,总建筑面积11.2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13栋单体建筑,共安装4000架机柜,总算力约为128PFLOPS。项目按国家及金融行业3A标准设计和建设,旨在打造智慧绿色的新型数据中心。

据了解,该项目是实现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三地四中心”架构落地的最后一环,建成投用后,将与成都、雅安、泸州的3个中心形成合力,共同为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的业务运营和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数据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四川农信视高数据中心项目是新区抢抓未来产业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市重点项目。新区正紧锣密鼓地抢抓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用。

以“数智”之光点亮“未来之城”,新区加“数”前进。

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新区聚力攻坚智算中心,大力推动四川农信视高数据中心、电信枢纽等项目建设,助力眉山借数转型、乘云升级;聚力攻坚数字赋能,依托全省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汇聚浪潮、德国SAP、百度等企业20余家,研发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平台等产品16个,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6个。

接下来,新区将立足自身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准技术路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赵会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