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文 乔薇/图)10月11日,2024天府书展现场人流如织,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蒋蓝《寸铁笔记》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所所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艾莲,以及本书作者、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蓝围绕《寸铁笔记》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其“断片式写作”探索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对谈。
新书发布会现场
一本“可以站立的书”
开创“中国式的断片写作”
《寸铁笔记》是四川人民出版社9月推出的重点图书,也是蒋蓝近年最为看重的作品。该书汇集了蒋蓝近年有意为之的“断片式写作”,收录思想随笔、读书笔记百余篇,涵盖历史、社会、自然、人生、中外文化等多方面随想,展现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深度思考。其文广博深远,其言铿锵有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在本书序言《思想和诗化的能力》中给予该书高度评价,认为其文章体量短小却激切生气,深邃广博、浩瀚孤绝,如宝石颗粒般交织成立体的思想网络和洞穴。
蒋蓝新书《寸铁笔记》正式发布
“这是一本让我可以站立的书。”蒋蓝分享自己多年来“断片式写作”心得时说:“我从年轻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梦想,那时候我读散文诗,那时候它们还不叫散文诗,它叫‘断片’。于是二十岁的我就在笔记里记录,到今天坚持了三十年。我自诩这是一本我在这个年龄可以站直的书。”
蒋蓝曾将散文、随笔断片、非虚构和诗歌比作自己存在的四种向度。在断片写作中,他对客观世界的洞察一针见血,观点犀利鲜明,思想深邃独到,文字如“寸铁”般简短有力。
断片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是文学和哲学的书写形式之一。“我接受关于蒋蓝开创‘中国式的断片写作’这个描述。”李怡评价道,生命最开始都是断片式的,每一个生命星星点点的感触,构成了思想的光芒。蒋蓝在这本书里“用思想击打文化,从中激发出生命的火花。”
艾莲随后提到:“《寸铁笔记》的创新,除了思想和哲学,还有激情和唯美。”她表示,自己在初读时还疑惑为何书中有非常浓郁的青春气息,今天才明白原来它来源于从年少时就开始记录的笔记。《寸铁笔记》里有“拆下肋骨当火把”的真诚,有非常多的金句和妙语。
碎片化阅读时代
“断片式写作”带来什么启示?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是不是普通读者也可以尝试“断片式写作”?当发布会学术主持、省作协创研室文学研究部主任崔耕抛出这个问题,李怡表示,首先要厘清“碎片”和“断片”两个概念。“碎片”是信息的撕扯,对思考的折断,而“断片”背后是对生命系统的感知,拥有如滔滔江水般的绵延性,蕴含无穷生命力。
嘉宾对谈
至于读者是否能尝试“断片式写作”?李怡认为,阅读《寸铁笔记》,读者确实能从充满思想光芒的诗性文字,以及作者的激情中受到感染,获得记录生活的冲动,“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证明读者已不满足于碎片化的生存,想要探寻一个更完整的生命。”同时,他提醒,刚开始尝试一时之间难以抵达某种深度,因为蒋蓝的“断片”包含他一以贯之的对生命的感知,它通达的深度来源于人生的宽度和长度。
“断片式不是碎片化”这一点,艾莲也非常认同,她认为,碎片化背后是浅阅读、快阅读,但断片式背后是有深度的阅读和有难度的写作。普通读者的创作热情能否被《寸铁笔记》点燃,艾莲认为核心问题在于是否有“滔滔不绝的生命力”,是否坚持永不间断的思考和追问,是否真诚面对自己,做到上述这些就很可能会“灵光一现”。
此外,艾莲在回答读者提问时还谈到,《寸铁笔记》给四川文坛带来的启发是,在真诚的基础上,永远不要停止文体实验和创新的脚步,一味重复前人、重复自己“就会成为套路、惯性,变得俗套、油腻”。
创新的表达在《寸铁笔记》中比比皆是。蒋蓝解释道:“书里面有些很神怪的句子,但它并不是为了求怪,这种类似的东西需要悟,它的现实意义才会凸现。如果文学和思想仅仅是造句和修辞,那就严重矮化了文学和思想,它藏了很多东西在里面。碎片是被迫的,而断片是有意为之。但需要注意的是,生命并不是片段的,片段的真实意义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