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发布会现场
四川经济网讯(唐千惠 乔薇 陈国盼 文/图)10月22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凉山专场在成都举行,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阿石拉比就凉山加快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措施、成效等进行了介绍。
“2022年,全州经济总量跻身‘两千亿俱乐部’,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1.1亿元、同比增长7.5%。”据阿石拉比介绍,今年上半年,凉山全州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阿石拉比就凉山加快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情况进行介绍
写好“三篇大文章” 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凉山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其中,凉山重点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
写好资源能源“大文章”,凉山深入实施新一轮找资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州已探明矿产种类103种,稀土、钒钛磁铁、铜、铅锌、金、磷等矿产和水风光清洁能源资源均在这一轮行动中实现大幅度增储,土地资源、农林物产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家底进一步摸清。
不负禀赋资源,凉山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构建以2个千亿级、5个百亿级产业为主体的“2+5”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大力推进以“水风光”优势互补、源网储高效适配的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2023年全州发电总量2900亿千瓦时、占全省的61.5%。
写好特色农业“大文章”,聚焦打造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强化耕地提质增量,推动形成以6个百亿级、8个十亿级产业为主体的“6+8”产业集群。去年,全州产粮252.7万吨、排名全省第四,更推动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等“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进入更大市场。
写好文化旅游“大文章”,以建设四川文艺副中心、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构建以文化旅游、商业贸易等为主体的“4+6”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打造“五彩凉山·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凉山不凉”特色文旅品牌的同时,积极发展全域全时旅游、承办各类节庆赛事活动,以持续提升凉山文旅热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州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061.7万人次,同比增长15%。
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我们还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除发展瓶颈、增强动能潜力的主抓手,不遗余力推进交通、电力、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据阿石拉比介绍,当前,凉山正加快推进6条高速公路建设和3条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招商工作,预计到2028年将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同时,还在加快推进5个民用、通用机场的布局和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水运等航道建设;积极谋划布局“十五五”交通规划。凉山正在形成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格局。
水利和电力方面,据阿石拉比介绍,凉山已累计建成大小水利工程30余万处、水库288座、堤防1146千米,治水兴水能力全面提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我们还大力推进跨区域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电力输送能力已达420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阿石拉比表示,当前凉山还正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电网项目。
针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阿石拉比表示,凉山已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帮扶范围,“一户一策”精准落实就业促进、产业发展、住房改善、政策兜底等帮扶措施。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8884元增长到2023年的13220元,增幅达48.8%,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同时,凉山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全州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实现“有学上、上好学”,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加快提升,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另外,凉山还大力实施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补短提能达标行动,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小病不出乡(镇)、常见病不出县(市)、大病不出州”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
同时,凉山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和平安创建,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社会风尚持续向好向善,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