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记者 李国富 文/图)10月21日下午,“组团培育副中心 喜看南达新气象”第二批次集中采访的记者来到了此次采访第二站——蓬安县。
当天下午14点,采访团乘车来到河舒镇小板桥村,开阔的乡间路与鳞次栉比的农家小院相互映衬,沿着笔直而宽阔的田垄缓缓前行,只见潺潺流水顺着排水沟渠流过田间,组成了一幅绿色生态、和谐秀美的乡村田园风景。
蓬安县河舒镇小板桥村打造的高标准农田
“我们小板桥村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254亩,成功实现五大发展变化。”蓬安县河舒镇副镇长龙昱璋一边带领着大家参观,一边介绍着河舒镇深入开展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的相关情况。
“此前,小板桥村大小不规则的田块共五六千个,且村里水源条件不好,劳动力缺失严重,即使在种田地,大多也只能种一季。”龙昱璋说,如今“巴掌田”“贴块田”已经变成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道路建设从以前的没有路、泥巴路已经变成宽阔通畅的大道;耕种方式由以前的“刀耕火种”变成了全域的机械化、智能化;农村面貌更是焕然一新,俨然成为一个风景秀美的“公园”;随着产业兴、活力足,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据介绍,近年来,蓬安县大力推广现代化农业种植方式,全域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积极培育农机服务主体,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建农事+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农机大院)等措施,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努力构建“1+5+N”现代农机服务体系,提供销售、生产、维修、培训等全链条服务。
“我县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总任务为43.85万亩,其中新建28.28万亩,提升改造15.57万亩。自去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3.2万亩。”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蓬安县将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推广绿色农业,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蓬安力量。
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兴市之要。在四川蓬安工业园区,采访团先后前往南充锐虎电动车有限公司、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四川中兆永烨半导体有限公司。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边听一边记,相互交流感受,实地了解县域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现场感受企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南充锐虎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燃油混合电动三轮车
“自我们落户蓬安以来,已先后开发燃油混合动力车型、农用耕种收机型,涉及环卫车、洒水车、粉碎机、农药机等10种实用车型。今年10月,我们还与斯里兰卡敲定为期五年的深度合作,每年的采购额不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南充锐虎电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斌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新能源农机制造与应用领域,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此外,我们还计划推出一个全新的APP平台,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轻松点单,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农机服务。”吴文斌说。
采访团队集中参观、采访四川中兆永烨半导体有限公司
在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何礼鹏表示,作为一家制造屏幕模组的高新技术企业,将继续加大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环保生产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动屏幕模组技术持续创新,研究生产更高效、节能、环保的屏幕模组产品。
据悉,四川蓬安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全省“51025”重点培育园区,总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已建成5平方公里,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该园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现有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0家,形成了以中兆永烨、华地云谷、英米科技等为骨干企业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要生产存储芯片、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以及智能终端等产品,力争到2026年,入驻电子信息企业20家以上,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综合利税3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