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2024年1—8月,凉山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2、7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
作为凉山工业经济中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活力源泉——快速发展的凉山中小企业,为凉山州工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形势下,如何整合优质服务资源服务凉山中小企业,推动凉山工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1—22日,由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西昌学院共同主办的围绕“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凉山州西昌市举办,行业专家、学者齐聚,论道凉山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德昌风电
论坛现场
“小巨人”大能量 探寻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前路”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发展,关乎凉山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凉山州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凉山州支持工业发展十条政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做好资源能源大文章推进工业强州战略的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持续为企业释放政策红利。
今年以来,凉山已安排6000余万元对2023年度中小企业“小升规”、专精特新培育、企业上台阶激励以及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奖补,不断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与时代同频共振,凉山中小企业在“立”与“破”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推动凉山工业经济发展的“小巨人”。
如何整合优质服务资源服务凉山中小企业,推动凉山工业高质量发展?行业专家、学者们齐聚,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前路”。
2024年6月18日,中共凉山州委九届九次全会明确,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谋划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即清洁能源、战略资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数字智能产业链。
“凉山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着力点在于特色优势产业。”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朱国政说,该局将通过“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凉山工业产业体系。
“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也意味着对科技和人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西昌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小虎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西昌学院作为地处凉山的高校,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文化传承基地和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基地。西昌学院也将以论坛为契机,积极搭建起校企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桥梁,促进企业家和高校科研工作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以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拥抱新兴产业和发展趋势。”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胡松说,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要认识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要加大智能制造的力度。
抓新局之机,谋破局之策,论坛的“声音”越发明确,气氛越发热烈。
四川冕宁稀土经济开发区航拍图
西昌学院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约
卫星升空 (邹森 摄)
聚焦“新”和“变” 12个专题报告“含金量”十足
围绕“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盛会”。
12位行业专家在论坛上作的专题报告,“干货”满满,“含金量”十足,参会企业家代表们心生共鸣,心潮澎湃。
“凉山稀土产量4.97万吨,占全国的20.69%、居全省首位。”四川省冶金设计研究院院长邹永安以《战略资源产业链突破提升》为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战略资源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安全、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其产业链的质量提升深刻影响着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邹永安分析了国内外钒钛及稀土产业现状及市场情况,详细阐述了四川钒钛及稀土产业链状况、发展趋势及重点布局,强调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要性,提出了产业链突破提升的具体措施,对凉山中小企业把握时代脉搏带来了新的“启示”。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更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重要动力。
如何做好“智改数转”促转型?四川移动高级顾问景凯从“智改数转”的发展背景、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地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流程及实施路径等内容,以及中国移动在“智改数转”中的具体实践,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指导。
围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及设备更新改造,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副院长蒲灵介绍了节能审查相关政策、主要环节、节能验收、节能监察以及设备更新改造等内容。他还提出了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的指导意见,为中小企业实现“节能质提升 更新赋新能”出实招。
作为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坚实力量,中国电信如何通过创新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小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川电信行业总监罗鸿直击中小企业发展痛点,分享了中国电信的助力措施以及翼支付商城在企业销售赋能方面的成果和案例,展现出了中国电信作为央企在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担当和举措。
三产融合,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推动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唐善虎详细介绍了三产融合的概念、意义、现状及挑战,以及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未来展望,见解独到。
……
“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论坛上,参会企业代表们满是“收获”,他们带着干劲与激情,期待在凉山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创造出新的、更好的“明天”。
产业“链”上发力 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论坛的“落脚点”,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凉山州新质生产力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并整合发展优质生产力服务凉山中小企业。
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从产业“链”上发力,为凉山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凉山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氛围越来越浓。
产业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各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与协同作用,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是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为此,凉山州先后出台了《凉山州安宁河流域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凉山州新型工业化研究方案》等文件,谋划布局深空深地、生物芯片、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
同时,调整完善2024年度重点工业项目库,建立涵盖项目用地预审、环评、安评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夯实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氢等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好医生药业生产线
攀钢西昌钢钒炼钢车间
建立了西昌钢钒、好医生药业、中稀(凉山)等重点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培育库,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
协调评估诊断服务商为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智改数转”评估诊断服务,针对性提出低成本、轻量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2024年完成215户规上工业企业评估诊断服务,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智能支撑。
利用产业链中的头部企业龙头效应,实现产业链的强链,存量环节推动集群中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增量环节集中于上下游配套项目的招商引资,在强链补链中塑造良性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促进创新协同效应发挥,加快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依托鞍钢、中稀、中铝等“链主”企业,在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冕宁稀土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建设省级重点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技术中心1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
2023年,凉山州园区基础设施和平台项目投资规模达15.7亿元,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展现出较强的强链补链效应,产业升级初显成效,众多中小企业成为产业链各链条关键环节的“配套专家”。
同时,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已日益成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为增强凉山州产业链稳定性和韧性搭建交流平台,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也将把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摆上更为重要的位置,加快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更大力度推进政策集成。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变革、质效提升。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还能够推动整个产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朱国政表示,该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动工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合作,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共同构建凉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陈国盼)
(图片除署名外由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