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眼下,正是柑橘成熟的季节,走进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广袤无垠的晚熟柑橘产业园,黄澄澄的柑橘如小灯笼般挂满枝头,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南部紧紧扭住产业“牛鼻子”,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南部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契机,全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夯实富民兴村产业基础。
东坝镇晚熟柑橘产业园
超十万亩园区种上致富树
在南部县东坝镇大乘庵村的晚熟柑橘产业园里,连片的柑橘树硕果累累。曾经,这里是沙石遍地、杂草丛生的荒山,大乘庵村也因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缺乏当家产业而发展滞后,是典型的“空心村”。2016年12月,该村迎来了发展的转机。南部县全域规划、整合资源,打造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大乘庵村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业主发展柑橘产业,让沉睡的土地焕发生机。
如今,大乘庵村已有100多名群众入园务工,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进入盛产期,柑橘园套种蔬菜、花生等林下作物,每亩收入达到2.5万元。
大乘庵村的蝶变只是南部县发展柑橘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该县编制了《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科学布局三条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建成覆盖18个乡镇85个村的11.2万亩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种植春见、不知火等品种,配套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80个,推动种养循环发展。2023年,园区已投产面积超10万亩,产果12万吨,产值达8亿元,晚熟柑橘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民兴村产业。
科技赋能结出致富果
刘永凯是南部县打造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时引进的业主之一。2014 年,他怀着助力家乡发展的热情,回到东坝镇打鼓山村,承包800余亩撂荒地发展晚熟柑橘。但创业之路并非坦途,2019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柑橘树带来巨大挑战,很多柑橘树干枯,让刘永凯忧心忡忡。
面对大部分柑橘产业园的困境,南部县科学决策,建成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辐射3万亩园区,并利用现代技术装备建成监测站,实现实时监测和农业生产环境分析,为种植户解决难题,每亩节约成本约900元。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帮助下,刘永凯在果园建起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为了保障全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的效益,南部县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专家工作站和学生实践基地,并组建晚熟柑橘产业人才发展联盟,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力量。
同时,南部还加强智能化、复合型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拥有众多农机专合社和大户,配备各类农业装备4300余台,主导产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智慧农业”正为南部县晚熟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园注入强劲动能。
果农采摘柑橘
做强产业共筑致富路
近日,在南部县东坝镇打鼓山村,四川普仁鲜满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焦国立在柑橘种植园给客户拍摄视频。他介绍,公司2019年入驻南部,承包800余亩土地种植柑橘。自2023年起,园区创新“认养销售模式”,筛选近300棵柑橘树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种植。认养人每年花费400元至600元,就能远程认养一棵柑橘树,通过网络直播观察果树长势。
发展农业,产后环节至关重要。如何让晚熟柑橘成为富民兴村产业,是南部面临的课题。近年来,南部多措并举,建成“1+42+N”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站点582个,利用抖音、淘宝等开展网络销售,年电商销售额达3.8亿元。还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展销推介,与多地市场建立订单合作,预计2024年晚熟柑橘销售额超12亿元。
做大做强县域产业,让“南部县晚熟柑橘”成为“金字招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得靠夜以继日的努力。
近日,南部召开“三件大事”工作推进会,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纳入其中。会上明确要聚焦质效并重,全力招引精深加工企业,推动园区产业“链条化”。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初、精深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并构建‘1+7+N’仓储物流体系。”南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南部将以更大决心和更实举措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延长利益链条,使柑橘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优质产业。
(夏雨婷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国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