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内江高新区:不负“拾”光 向新奔跑

2025-01-08 11:16:0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朱珠校对:易陟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2014年,内江高新区成立。

2024年1—11月,内江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实现工业总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42.7%;完成工业投资30.6亿元,同比增长36.5%;完成技改投资23.1亿元,同比增长169%……

内江高新区一隅

10年来,一群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默默无闻的建设者,历经寒暑、不辍耕耘,让内江高新区实现了从“产业立身”到“工业强区”的转型、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从“城郊农村”到“产城融合”的转型。

时间是客观的见证者,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奋斗与荣光。2024年,内江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内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负“拾”光,向阳成长,为实现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三年翻两番”的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2024年1—11月实现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627%。”近日,内江高新区晶益通(四川)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晶益通(四川)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4月,公司在内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租用约12000平方米厂房进行过渡生产。

“2024年10月,我们又新增2400平方米厂房用于扩产扩能。”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新建厂房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封顶,预计2025年6月建成投产。

在晶益通的不远处,是专业生产高精密多层及特殊版PCB的内江威士凯电子有限公司。“企业自2024年6月投产以来,处于饱和生产状态。”内江威士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周郑告诉记者。

电子信息产业建圈强链。明泰微电子、长川科技等骨干企业发展迅猛,晶益通、晶导微等新签约企业实现过渡生产,累计聚集电子信息企业22户,初步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及终端应用全产业链。2024年1—11月,实现电子信息产值24.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7%。

四川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产线

2024年8月28日,在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佰奥智能装备(内江)有限公司生产线研发及制造项目正式投产。在投产仪式上,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佰奥智能装备(内江)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朝蓬表示,将把内江公司打造成集软硬件研发、制造、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基地,助力高新区打造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2024年12月27日,国内首家完整掌握高端光电传感成套装备研发制造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中科摇橹船,在内江高新区举行西南业务总部及智能视觉智造基地项目的开工仪式。

该项目不仅将引领带动行业上下游10余户企业落户内江,更将力争建成“西部视谷”,促进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2+1”主导产业,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倍增行动,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在内江高新区,未来产业成势起步,前瞻布局氢能装备、航空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航空动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全力抢占新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项目推进提质增效

2024年3月27日,内江高新区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下达坦能源、航天联志、成都星时代等12个项目。其中,内江高新区携手航天联志技术有限公司,将打造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和先进算力产业园项目,项目完成后可为区域内的新兴产业提供强大算力支持。

2024年11月15日,内江高新区举行人才赋能·数实融合发展大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3个,一众项目签约落户,为园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数实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当天的签约中,令人关注的是内江高新区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据悉百度将在内江高新区建设大模型产业软硬一体化算力底座,并建立大模型(西南)服务中心,同时围绕大模型“数据供给—模型供给—智能应用”打造大模型数智产业,打造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

内江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此次与内江高新区携手,必将促进内江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内江高新区“牵手”百度

在2024天府数字经济大会期间,内江数据要素生态合作创新发展活动在蓉举办,邀请省内外数据要素先进企业赴蓉与内江市开展合作交流。通过产业机会清单推介、内江市数据要素服务站建设启动、圆桌会议等形式,精准对接和深入交流,促进多方合作,吸引更多优秀数据要素企业落户内江高新区,助力内江高新区建设数据要素产业生态链。

一次次握手交流,一个个项目签约,一次次智慧碰撞……以数智之名,以人才为本,以项目为王,为内江高新区广聚天下英才、深化数实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2024年,内江高新区强力推进项目招引,灵活运用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扎实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新签约项目25个,协议投资212亿元,到位资金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3%、43.2%、44.4%。

同时,内江高新区推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新开工博泰车联、航空动力等工业项目5个,竣工投产佰奥智能、威士凯等工业项目4个。

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走进内江汉安孵化器的办公区,各企业员工穿梭于工位之间,工作状态饱满,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

不远处,孵化器的路演大厅也同样热闹非凡,一场项目路演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准备路演的企业代表们在后台紧张地排练着,反复打磨演讲内容,调整PPT展示效果……

这里,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梦想起航的港湾,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涌动着创新与拼搏的热潮。

中试研发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雄富智能显示面板精深加工项目平台入选《四川省制造业重点中试平台名录》。

内江高新区帮助指导长川科技、洛泊尔等8户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雄富蕊能、奥达测控等4户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乐鸿科技、长川科技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杭萧钢构创建省级绿色工厂。

截至目前,内江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32户;年产值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户,同比增长50%。

要素保障持续加强

“2024年7月1日签订投资协议,9月初启动建设,仅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标准厂房装修,10月8日首批设备搬入,中旬开始试生产。”在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标准厂房,四川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陈君表示,迅捷、高效的“高新速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月余实现投产,不仅体现了高新区的服务水平,也体现了内江高新区的“硬件”承载能力。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积极拓展产业承载空间,科学调整用地规划,将部分商住用地调整为产业用地,新增用地340亩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氢能产业园。提高厂房使用效能,建成多层专业厂房24万平方米,已投用20万平方米,成功在标准厂房内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户。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源于自身勇于创新的“信心”,也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支持——组建总规模11.5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完成股权投资4.5亿元;扩大助企融资力度,通过“小微贷”“园保贷”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获批融资15亿元。

惠企政策资金的高效拨付,是提升企业感受的关键点——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4亿元;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兑现产业扶持资金1.1亿元。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内江高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内江高新区将紧抓机遇,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培育先行区,为内江打造四川新质生产力重要发展极贡献“高新”力量。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本文图片由内江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