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记者 杨波 侯云春)1月7日,宜宾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记者从大会上获悉,2024年,宜宾持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品质实现整体跃升,预计全年接待游客9700万人次、增长9%,实现旅游收入865亿元、增长10%,城市美誉度、知名度持续提升。
人气旺盛的宜宾合江门
2025年,宜宾将坚持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按照“人城产”的营城逻辑,紧扣城市规模、功能、品质三要素,加快建设更加适应产业发展的城市形态,全面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其中,文旅方面,宜宾将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通过培育更多“文旅+”融合业态,加快建设“景城相融、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等,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并精准实施“引客入宜”,力争接待游客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亿元。
合江门“鸥飞鱼跃”成为游客打卡地
城市更新、文化挖掘,对一个城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此,宜宾市人大代表、宜宾市翠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勇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名城保护新机制,完善名城保护框架下的规划、建设、管理模式,更高质量推进老城更新工作。宜宾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多元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心城区“城区即景区”全域谋划正加快推进,相信不久的未来“文化宜宾”还可以上升一个能级。二是谋划城乡融合新空间,推进近郊城乡融合发展,非常适合宜宾“山-水-城”交错的空间结构,建议以“流杯池-催科山-观斗山-元水产业园”为空间基底,充分研究近郊在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价值,用好城中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政策工具,加快上位规划确定,增强项目策划包装、资金争取等方面工作力度。
宜宾市政协委员、四川浩森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宜宾市文旅协会执行会长孙浩认为,宜宾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他建议针对文旅出圈,要更好地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历史形态,呈现更好的文化和城市品牌;加强文旅行业规范,加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流杯池公园、翠屏山公园、天池公园更好进行规划,对宜宾古八景更好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