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内江市市中区:定目标画蓝图 2025年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2025-01-20 17:57:3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文/图)1月20日上午,内江市市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区长岳光科作政府工作报告。

微信图片_20250120160457.jpg

内江市市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在对2024年工作进行回顾时,岳光科说,去年,全区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承压前行、克难奋进,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圆满完成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岳光科用五个“聚力”全面总结了市中区2024年工作亮点:聚力抓项目、兴产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聚力抓改革、扩开放,发展动能日趋强劲;聚力夯基础、促融合,城乡面貌持续改善;聚力补短板、增供给,民生福祉成色更足;聚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报告提出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省、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目标任务。

要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明确全区政府系统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着力扩投资促消费,更大力度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紧扣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一般债和专项债,推动储备项目加快熟化落地,扎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争创“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用好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周周有活动”,全面激活消费潜能;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食品医药等产业建圈强链,着力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强化开放合作。

二是要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强举措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提升“甜味+”“装备+”“能源+”优势产业,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产业,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商贸服务业“千户培优”行动,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带动力的新经济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持续推进肉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一黑一白”产业,稳步推进白乌鱼“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内江黑猪和白乌鱼全产业链。

三是要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更高质量汇聚发展动能。积极争取国省重点改革事项在市中区布局,持续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入推进重点改革;持续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扎实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五个专项治理,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认可度和满意度,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四是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更高水平实现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南新区建设,积极盘活中心城区零星空闲地块闲置资源,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巩固农村面貌改善成果,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项目,加大乡镇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力度,积极争创全省乡村水务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落户城镇,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五是要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更大程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狠抓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推进低保提质扩围,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积极举办全民健身系列赛事,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全力做好第三轮央督、省督“后半篇”文章,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面源多源共治,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六是要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现代化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严格预算绩效管理,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治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健全平安中区建设长效机制,持续优化社会治理。

相关推荐